一年的时间,随着上海自贸区改革细则的陆续亮相,风险似乎一直是不离左右的话题。
“上海自贸区内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是0.16%,比上海全市的不良贷款率低0.81%”,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透露。
“通过实施自由贸易账户等制度创新,一年来自贸区内没有出现区域性或系统性的风险。下一步,自贸区金改的步伐会加快,力争年内启动自贸账户外币业务,同时已做好启动个人对外投资的筹备工作”,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日前表示。
创新和风控
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6月,自由贸易账户正式落地。
“到上周末为止,现有10家中资银行已经接入了自由贸易账户信息监测管理系统,已经开立了4110个自由贸易账户。现在金融管理部门对这些账户都有一个很好的监测。所以,自由贸易账户里面的资金流动没有成为热钱流入套利的管道,自由贸易账户的正常运行可为下一步进行资本项目开放的压力测试做一些很好的准备”,郑杨表示。
郑杨称,为了稳妥推进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自由贸易账户的相关金融服务功能是逐步拓展的,先从本币开始,条件成熟的时候再拓展到外币。根据金融管理部门当初的考虑,是在分账核算业务细则发布6个月以后,将对自贸区分账业务进行评估,择机启动外币业务,“近日,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对本币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我们还会朝着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方向努力推进”。
上海银监局也在近日公开表示,上海银监局下一步将在推进适应自贸区实体经济特点的跨境创新业务以及加强跨境风险监测等两方面,重点加大监管力度。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曾表示,有很多人担心自贸区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资本流入境内的跳板,这涉及到了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跟经常项目有关,二是跟金融资本项目有关。从银行对离岸账户管理的十几年的经验来看,金融和资本项下风险总体可控,但是经常项下不真实的贸易背景所带来的资本流动,恐怕未来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未来金融方面离岸账户和在岸账户之间的管道设计将直接影响资本是否会大规模流入,“所以有关风险管理和控制确实还需要十分审慎的设计,即实施有限渗透的离岸金融模式,这样才能很好地控制风险。就这一点来看,自贸实验区金融改革开放和风险管理应当同步。”
自贸区银行
享有“多重优待”
今年5月份发布的《关于试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监管相关制度安排的通知》中指出,经营试验区业务的上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争取总行或总部的充分支持,为试验区业务的探索与创新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目前,各家银行对于自贸区的分支机构似乎都有很多“优待”。
据悉,建行为激励外地分行积极营销自贸区业务,规定推荐客户成功的分行将在自贸区分行分享收益。此外,建行还进一步优化海外联行、自贸区分行与境内其他分支机构的业务协同与绩效考核的整体方案,以加强海内外银行的协同作用。招商银行为自贸区分行设定了一定的存贷比考核缓冲期,缓冲期内对存贷比指标放宽至100%。
除了中资行以外,外资行对于自贸区未来也有诸多期待。
大华银行表示,“中国正在坚定地朝着金融市场自由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希望区内能够推出更多能满足企业自身需求的扶持政策,使外资银行可以开展更多业务和创新服务”,“大华银行也希望未来有一到两家新加坡银行能作为人民币结算行,我们一直在关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在争取成为拥有人民币结算权的新加坡银行。此外,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那些在中国注册的企业在考虑上市的时候,除了想到香港之外,也能想到去新加坡上市,我们非常愿意针对人民币业务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帮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花旗银行表示,未来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将继续沿着既定目标开展,并在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外汇政策深化改革,以及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重点深入。“花旗对未来充满信心,并积极做好准备全方位参与自贸区改革与发展”,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CEO)欧兆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