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目前三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总行不接受各自分行与余额宝旗下天弘基金为代表的各类货币市场基金进行协议存款交易。其理由是,本属于商业银行的存款被天弘基金获取再存入商业银行后,原本0.35%的活期存款和3.75%的两年期定期存款立刻被抬高至5-6%左右。
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什么叫“本属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凭什么那微乎其微的0.35%活期存款就一定是储户该得的?
从事件的本质看,传统银行的思维还停留在 “躺在政策的保险箱上睡大觉”,还认为政策保护的利差是天经地意,还认为利率市场化只会是传说。现在中国银行业的存贷利差是2.7-2.8%,虽然不是太高,但这个业务的比重在中国银行业太高,基本占到70-80%,这就是大问题了。国外的银行也有存贷利差,但其占整个业务的比重是在不断降低的,中间服务业务的比重占到70-80%,和国内恰恰相反。也就是说,中国银行业始终是以 “高利贷”为主要业务,吸走了全社会的大部分利润,很多人还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给储户0.35%的活期利息都是一种恩赐,这种思维要不得。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天弘基金确实可能让银行多承担了利息支出,也确实让余额宝那4000亿资金获得了高收益,但这个收益并不是天弘和阿里独享了,这也是传统银行与余额宝这些互联网金融在很多人眼里严重对立的关键,即传统银行吃独食,互联网金融让绝大多数人享受了绝大多数的收益。很多人都用余额宝,每天都有收益的,年化下来比一般的货币基金略高,支取灵活程度比活期银行还方便,这些都是金融嫁接了互联网基因的结果,透明、快捷,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环境中,谁都不可能暗地里搞什么名堂,阿里和天弘率领几千亿上万亿资金去和传统银行争利益,把大部分收益拿出来分享,这样的事情,你说会是坏事,这是不符合群众利益的。
现在三大行对余额宝冷眼相对,一是卖面粉的见不得卖石灰的,二是当下不是资金的紧俏季,或者说像工行这样的银行本身并不缺钱,它们都是资金市场的借出方。那好,三大行不要余额宝的钱,余额宝还不给他们呢。余额宝的杀手锏是流量导入产生的不断增长的现金流,这是任何银行都无法忽视的,三大行不接招,其它股份制银行、全国性城商行可以接招,而且必须未雨绸缪。中国不缺钱,但在某些时点是缺流动性的,这些时点包括每年季末的考核期,包括像美国退出量化宽松以后的流动性紧张期,股份制银行、全国性城商行都会面临新的 “钱荒”,在这种情况下,你找国有大银行借钱也要给高的利息,不如和余额宝这样的草根互联网金融先搞好关系,短期的让利是为了更长期的合作发展。
我们必须重视一个前提,互联网金融正改变着人们的金融理财习惯,它整以无法阻挡的新流量导入方式改变着整个社会流动性的方向, “有钱存银行”的固有思维正在被冲击和改变。如果传统银行还固守陈规,迟早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