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宁软件:收购宇信网景,开启外延式扩张序幕
卫宁软件300253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分析师:马先文 撰写日期:2014-01-03
事件描述
卫宁软件发布公告,拟出资人民币3,600万元收购北京宇信网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60%的股权并对其进行增资(其中人民币600万元为增资款),并在达到一定条件时分步收购宇信网景剩余股权。
事件评论
收购宇信网景,能够与卫宁在北京的医院客户形成良好互补。北京宇信网景自2001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区域医疗平台及社区公共卫生平台研的开发与销售,在北京市区域医疗及公共卫生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近期先后中标北京市顺义区、房山区、海淀区等区域医疗信息化项目,合计金额达3000万元左右。收购宇信网景,能够与卫宁在北京的医院客户形成良好互补,未来卫宁可利用宇信网景的渠道将其优势产品打入北京市场。
此举拉开卫宁外延式扩张序幕,外延扩张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来源之一。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公司众多,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具有“大行业小公司”的极度分散格局。参考美国市场,未来行业通过并购整合逐步走向集中是必然趋势。卫宁软件作为行业龙头,未来将具备整合产业的机会。此次并购宇信网景,是卫宁上市以来的第一单收购,拉开了公司外延式扩张序幕。我们认为,外延扩张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来源之一。
医保控费招标落地、产品成熟化及规模效应带来的利润率提升将成为公司2014年业绩的弹性因素。展望2014年,除外延式收购外,公司有两大业绩弹性因素:1、医保控费招标落地。公司通过多年在临床数据库和审核引擎上的积累,已成为国内第二家充分具备医保控费平台建设能力的企业,已在部分地级市开展试点,2014年有望向国内其它地区推广。2、产品成熟化及规模效应带来的利润率提升。现阶段医疗信息化产能瓶颈凸显,随着产品化巨额投入使得产品成熟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已开始有效地降低公司实施人员流动带来的损失,并不断提升产品的可复用性、降低边际成本,提升产品利润率。同时,公司2011年来为“异地扩张”大幅招募的省外人员,13年Q2后已进入贡献期,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维持“推荐”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76元、1.30元、1.94元,维持“推荐”评级。
莱茵置业:新能源战略喜获首个项目
莱茵置业000558
研究机构:宏源证券分析师:洪俊骅 撰写日期:2014-01-03
事件:
公司公告以3550万元溢价36.73%收购洛克能源51%股权。
我们点评如下:
新能源战略正式收获首个项目。2013年5月份,公司成立了“浙江莱茵达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在辞旧迎新之际,终在新能源战略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喜获首个项目。我们判断公司在新能源战略上还会有持续的动作。
洛克能源拥有BTOB牌照,公司计划加快加气站的建设。公告显示,洛克能源公司已获得编号为浙杭(上)安经字(2013)01000046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范围中包含天然气业务,可以开展天然气BTOB相关业务。原股东承诺,洛克能源将尽快建成若干个BTOB天然气加气站及工业用气BTOB送达站点,并于2014年5月31日依法建成投入使用第一个加气站。
上有气源保证,下游客户充足。公告显示,在最为关键的气源保证上,洛克能源的主要气源供应商有:南京南合新能源有限公司、宁波绿源天然气电力有限公司、陕西众源绿能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煤集团旗下晋城市诚安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而下游客户(已开展或签约的用气单位)有:嘉兴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油龙昌能源有限公司、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平阳县福领天然气有限公司等。公司还将积极拓展新的气源和客户。
投资建议。13年公司新获得两个地产项目。公司重估净资产为4.23元。由于项目结算原因,我们适当降低13年的盈利预测,调高14年、15年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4、2015年每股收益分别是0.13、0.42、0.49元(暂不考虑增发的摊薄,考虑了14年、15年新能源方面的业务贡献)。考虑到公司的多元化战略清晰明确坚决,我们调高公司的目标价位到5元,维持“买入”评级。
万顺股份临时公告点评:江苏中基获得高新企业证书提升公司业绩
万顺股份300057
研究机构:国联证券 分析师:韩星南 撰写日期:2014-01-03
事件:2014年1月1日,公司公布控股子公司江苏中基于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和江苏省地方税务局联合下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发证时间2013年8月5日,有效期三年。根据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认定合格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当年起三年内,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点评:
江苏中基获得高新企业认定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公司2012年收购了江苏中基75%的股权,并实现并表。2012年江苏中基的所得税税率为25%,此次江苏中基获得高新企业认定,2013~2015年江苏中基的所得税税率将下降为15%,经测算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提升0.03、0.04和0.05元,上调公司2013~2015年的EPS至0.42、0.82和1.06元。
公司上市三年“马不停蹄”图发展。公司自从2010年2月上市以来在发展上可谓“马不停蹄”,在继续做大做强传统包装纸业务的同时,积极横向拓展,2012年收购江苏中基和江阴中基进入铝箔行业,2012年又抓住机遇在我国率先量产ITO导电膜,目前公司已形成包装纸、铝箔和ITO导电膜“三驾马车”的业务结构。我们认为在下游需求稳定增长及公司产能释放的过程中,公司包装纸业务将保持稳定增长;目前公司铝箔业务受国内外铝锭价格严重倒挂的影响处于盈利低谷,未来随着国内外铝锭价差的缩小,公司铝箔业务盈利能力改善是大概率事件;ITO导电膜放量是公司明年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目前公司ITO导电膜产能已达到16万平米/月,第三条产线正在调试,调试完成后产能将达到32万平米/月,明年1季度公司将再增三条产线,届时产能将达到56万平米/月,我们认为在公司今年积极打样开发客户的情况下,明年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完善及时的售后服务,公司ITO导电膜将放量,并带动业务呈现爆发性增长。
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涉足智能窗膜和玻璃窗膜领域。公司在保证明年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又着眼长远,积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公司依托领先的磁控溅射技术,涉足智能窗膜和玻璃窗膜领域。智能窗膜目前尚处于市场培育期,公司管理团队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与国内唯一一家智能窗膜厂商合作,开发用于智能窗膜的ITO导电膜,目前样品已通过测试,明年有望批量供货,根据NanoMarkets预测,如智能窗售价高于3340元/平方米,2017年市场有望增长至20亿美元;如价格降至1340元/平方米,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00亿美元以上,对ITO导电膜的需求在9000万平米以上,是目前触摸屏领域需求量的4倍以上,届时将打破公司ITO膜的成长天花板。玻璃窗膜市场相对成熟,不过高档的反射型玻璃窗膜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高端反射膜最核心的技术就是磁控溅射技术,公司目前生产ITO导电膜就是采用这种技术,因此公司涉足高端窗膜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拓展,具有先天的技术优势,目前公司已经开始与一些汽车窗膜代理商开展合作,进行打样送样测试,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这一领域的拓展。
维持“推荐”评级。上调13-15年EPS为0.42、0.82和1.06元,对应当前的股价11.55,PE分别为27.5X、14.1X、10.9X。综合公司三大业务对净利的贡献,参考同类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我们认为给予公司23~28倍的市盈率较为合理,目标区间19~23元,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ITO膜价格下降,毛利率下降,产能释放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