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市场热盼存款保险制度

2013年12月30日 12:35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虽然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实行“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还是向银行注资,任何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最终都由政府来“埋单”,中央银行和地方政府承担退出机构的债务清偿。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缺陷是,隔断了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收益和资金筹集成本之间的制衡关系,蕴含着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二十年磨一剑,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或在近期浮出水面。

  日前,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会长马德伦在“第十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也透露,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即将推出。

  “(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不是在今年冬天,就是在明年春天。”作为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跨部委课题组的牵头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12月8日公开表示。在他看来,目前我国具备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并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具备紧迫性,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我国民营中小存款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很难得到健康的发展,一旦风险发生,也没有相应的保障机制;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必须为一部分不能适应市场化进程的金融机构做好准备。

  “作为金融改革的重头戏,民营银行和存款保险制度在2013年取得重大进展,银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得到完善。但民营银行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一些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银行可能陷入经营困难。当前,我国推出该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预计将于2014年上半年正式推出。”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在《2014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表示。

  对于市场热盼的存款保险制度,中行在上述报告中称,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将提供一个良性的、市场化的问题银行处置平台,避免金融机构出现问题时政府被动救助;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权利,有效提高公众信心,降低挤兑风险,从而维护金融稳定。当然制度保障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风险调控能力较强的市场主体。

  有业内人士表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保护普通或小额存款户的利益。如果设立一家全国性存款保险公司,储户们就不必担心在小型金融机构存款的安全性。如果一家银行存在倒闭的可能,作为该银行存款的保险公司应立即作出反应,将这家银行的存款和贷款转卖给另一家银行。如此一来,倒闭银行的客户自动成为新接手银行的客户。

  

 


(责任编辑: 马欣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美国的强制性存款保险      2013年11月22日
  • · 存款保险的辩与驳      2013年11月2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