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CPI可控 “菜篮子”可控吗

2013年11月11日 07:16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周俊生

  “如果决策部门对食品价格的快速走高置若罔闻,不采取措施加以遏制,日积月累之下,它完全可能对民众生活稳定构成巨大的威胁,从而反过来拖累经济的复苏。”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如期公布了今年10月份的有关经济数据,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涨幅比9月份的3.1%微升了0.1个百分点。在这一数据公布的前几天,各家机构普遍预测10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3.3%,但实际情况却略低一些,这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一些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普遍持有的观点是,CPI涨幅处于市场预期之内,全年的通胀压力仍然在可控范围之内。

  确实,相比于前几年曾经达到的6%以上的CPI涨幅,目前在3%左右的涨幅,显示了政府在物价调控方面的努力所显示的效果,而10月份出现的这个纪录,虽然已经创造了最近8个月来的高纪录,但毕竟只是一种幅度很小的上涨,不足以引起太多的恐慌。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央政府已经放弃了以货币超发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习惯性做法,通货膨胀的生成因素得到了很大的制约,因此CPI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的上涨,这一点是可以让人放心的。

  但是,这只是一种总基调的判断。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10月份CPI内部的构成,情况却大不一样了。在10月份CPI中,衣着价格同比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5%,即使是十分敏感的居住价格,同比上涨也只有2.6%,这些数字都低于CPI的同比涨幅,更有甚者,还有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下降0.2%、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0.6%,正是这些升幅很低甚至出现下降的项目拉低了CPI。但是,其中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5%,已经达到了前几年物价飞速上涨时期的CPI上升纪录,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2.11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31.5%,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5.8%,鲜果价格上涨8.8%,水产品价格上涨6.4%,粮食价格上涨3.8%。很显然,在10月份CPI上涨的因素中,食品价格的猛烈上涨“功不可没”。

  10月份CPI分类指标出现的这个情况,与民众在生活中对各类消费品价格的印象是基本吻合的,其中鲜菜价格的大幅上涨,更是每一个天天拎着菜监子跑菜场的家庭主妇感同身受的。但是,CPI总体涨幅不高的情况却掩盖了食品价格,尤其是鲜菜价格大幅上涨的现实,使决策部门对其可以视而不见,只是陶醉在CPI总体可控的环境里。10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上涨超过30%的情况并不是在这个月里突然出现的,而是通过最近几个月的积累逐步形成的,但正是由于最近几个月CPI总体涨幅一直不高,使决策部门对此麻木不仁,放松了对食品价格上涨的警惕。

  值得指出的是,10月份另一个重要指标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仍然出现了同比下降1.5%的纪录,这说明我国经济虽然已经呈现复苏态势,但总体上仍然处于低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CPI中一些与工业生产关系相对较为密切、并非民众基本生活刚性需求品的项目才涨幅不大。但是食品却是民众的基本生活完全离不开的,是家庭主妇每天早上一开门就必须面对的,它们已经先于其他项目出现了快速上涨,这说明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并不像一些专家所分析的那样乐观。如果决策部门对食品价格的快速走高置若罔闻,不采取措施加以遏制,日积月累之下,它完全可能对民众生活稳定构成巨大的威胁,从而反过来拖累经济的复苏。

  CPI已经是一个民众十分关切的经济指标,专家对它的分析固然重要,但是普通民众的意见同样要听。媒体在做关于CPI的“功课”时,不妨走到菜场里去,把话筒伸向家庭主妇,听听她们对菜价上涨的看法。政府需要控制CPI,但最重要的还是必须控制住与民众生活须臾不可离的食品、副食品价格,让家庭主妇的“菜篮子”轻松一点,再轻松一点。

  (作者系资深报人)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