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第四波改革潮中自贸之机

2013年10月21日 08:17    来源: 经济导报     记者 王延锋

 “无论是负面清单,还是总体方案,都是初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对自贸区的感知,我相信,未来,这个‘未来’会很快,步伐会更大,开放度会更大,法制保护会更明显。”20日,在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长三角商品交易所和第一财经承办的“2013中国经济论坛”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对上海自贸区的未来如此描绘。

  周汉民表示,上海自贸区不仅仅属于上海,而是“国家战略”,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第四波”,中央的要求是“可复制、可推广、升级版”。因此,对于其他地方对自贸区的追捧,周汉民认为,不一定要挂“自贸区”的牌子,但在方向上应该符合“以开放倒逼改革”,实施更高要求的开放、更高水平的开放、更加严格的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

  再过不到两个月,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35周年。在周汉民看来,中国改革开放35年,是以“开放倒逼改革”的35年,并已经经历了三波改革大潮。

  第一波,是从1978年到1988年设立的5个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第二波,是1990年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开发。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在中国改革开放被质疑的情况下,浦东的开放和开发向世界宣布,中国将继续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前进。第三波,则是2001 年加入WTO。

  这三波改革开放大潮,都在“开放倒逼改革”的动力下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以加入WTO 为例,周汉民说,加入WTO 之前,大部分人的基本论断是“与狼共舞,行将国将不国”。但回过头看,以倒逼改革的决心加入WTO,促进了中国的飞跃发展。

  “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 时,中国的GDP是11万亿元人民币,是美国GDP的13%;至2012年,中国GDP是52万亿元,是美国GDP的54.16%,已经超过其半壁江山。”周汉民说。

  而今,中国经济正面临增幅的深度调整,已经从高速增长进入了“次高速”增长,中国新增劳动力下降,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这些,都使得中国必须通过改革促进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也使得上海自贸区须以“开放倒逼改革”,推动中国第四波改革大潮。“如果没有改革贯穿其中,如果没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上海自贸区不会成功。”周汉民说。复制、推广、升级

  上海自贸区身负重任。周汉民说,在“可复制、可推广、升级版”的要求下,上海自贸区要实现“改革突显、谈判突围、政策突破”。

  首先,中国已进入改革深水区。改革红利被稀释,本身又处在中等收入,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只能依靠改革。

  其次在国际上,多哈贸易谈判受困,美国开始主导世界经济贸易投资的新规则,正在密集推进跨太平洋战略 经济伙伴 协议 谈判(TPP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和诸边服务业协议(PSA),中美之间也在进行双边投资协定谈判(BIT)。在这场国际经济贸易投资规则的重构谈判中,上海自贸区要实现突围。

  再次在政策方面,上海自贸区要实现突破。包括在投资政策方面,必须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在金融政策领域,对利率市场化和汇率的完全国际化,要谨慎和有力地推进等。

  周汉民认为,中国在自贸区的种种努力,不能仅仅局限在上海,而是要复制、推广。他认为,对于长三角等可考量复制、推广自贸区的地区而言,不一定需要自贸区的帽子。但需要在“改革突显、谈判突围、政策突破”中,实施“更高要求的开放,更高水平的开放和更加严格的开放”。

  必须要实行更高要求的开放,其实就是上海自贸区的两个做法。其一,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变审批制为备案制。其二,负面清单。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有190项,涵盖中国经济分类中1069个中的17.8%。“负面清单是2013版,相信往后走,负面清单内容会更少,显示更开放的姿态。”

  还要进行更高水平的开放,这涉及更公平的竞争政策、更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规则要符合国际惯例、环境与贸易的关系要引发极为高度的重视等。

  此外,还要实施更为严格的开放,这表现在对投资更为严格的保护。比如,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所谈,两国投资领域会从直接投资向间接投资全面铺开,投资利润的汇回要有效和自由,投资要更多地涉及服务贸易,投资贸易争端的解决要让世界权威机构发挥主导作用等。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