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将进一步深化五大重点领域改革

2013年10月14日 08:3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预计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就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关系,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在部分共享税中的分成比重,增加中央财政支出项目范围,开征资源税、环境税、房产税,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另外,如何完善财政预算、转移支付和公共支出绩效监督制度等也有望成为财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

  ——庄 健

  下个月,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由于全会将重点讨论并出台影响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发展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市场各界对此充满了诸多期待和猜测。笔者拟就这次全会可能涉及的重要改革内容做一前瞻分析。

  首先是行政体制改革。由于党的十八大重申“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必将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下一步改革的主导思想。为贯彻这一主导思想,就必须回答“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如何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行政体制改革难题。

  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3个月完成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6个月取消和下放21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超过本届政府承诺总数的35%以上。9月底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挂牌成立,更采用公布“负面清单”的方式推动行政体制改革。但近年来地方政府公司化倾向严重,“诸侯经济”问题突出,必须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解决。预计行政体制改革将成为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次是财税体制改革。上世纪90年代初进行的分税制改革让中央政府财力偏弱状况得到改善,但经过近20年发展,新的税制不合理问题凸显出来,例如地方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债务问题严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等。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1%,而地方财政支出却占政府总支出的84%。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先后扩大了“营改增”试点,停建、禁建政府性楼堂馆所,启动了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等。预计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就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关系,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在部分共享税中的分成比重,增加中央财政支出项目范围,开征资源税、环境税、房产税,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另外,如何完善财政预算、转移支付和公共支出绩效监督制度等也有望成为财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

  第三是金融体制改革。尽管近年来中国的金融改革持续推进,包括大型国有金融机构股改上市、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启动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等,但影响金融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境内外资金配置效益的诸多因素仍未有根本性的改变。今年以来,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有所加快,如取消贷款利率限制、提高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整体配额、开展村镇银行的试点等,特别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为进一步探索金融改革方向提供了新的途径。预计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将重点关注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取消存款利率限制、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资本账户开放、设立民营银行等方面。

  第四是土地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新一届政府多次强调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解决城乡统筹问题。为此,必须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有所突破。今年以来,国务院已要求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部分省市也已宣布放开中小城市户口迁移限制。预计这次全会将会明确土地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第五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目前大多数资源类产品价格仍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控制,这影响了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和资源配置效益。今年以来,政府已先后解除了对电煤价格的干预,进一步调整了成品油定价机制。预计全会将进一步明确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路径,包括推进电价、天然气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等。

  除上述五大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外,预计全会还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有所涉及。

  当然,在密切关注这次三中全会可能出台的诸多改革措施的同时,我们不应对改革方案的细节和短期可能带来的效果寄予过高的期望,毕竟改革绝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改革的执行力和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