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曾召鑫
9月9日,因银行股的大涨被众多投资人称为A股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有人说,如果光大乌龙指发生后,不做对冲,忍到这一天,说不定便能“名利双收”。至当日收盘,沪指上涨72.52点,涨幅3.39%,沪市成交额为两年半来的新高,沪深两市超过50只股票涨停,10只银行股股价超“8.16”最高价。
浦发银行和农业银行,正是A股这一次“爆发”的导火索。上周末,传媒报道这两家银行将进行优先股试点的消息,加上央行网站刊发的周小川署名文章《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性》中不止一次地谈及“优先股是个有用的工具”,一时间,优先股试点即被资本市场认定为银行股的重大利好,“优先股概念”横空出世,并在周一引爆大盘。而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尽管农业银行和浦发银行都表示“未接到任何通知”,市场关于优先股仍是喧嚣不断。
千呼万唤:
出台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市场上对推出优先股的呼唤和讨论,由来已久。在过去的几个月内,监管层就曾经在多个公开场合称“支持”、“鼓励”优先股发行,“正在加紧研究”、“积极探索”优先股等股权融资形式。5月份,证监会还曾专门召集相关监管机构、交易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商业银行等探讨优先股试点相关问题。媒体报道,证监会主席肖钢当时即已提出将优先股试点方案上报国务院。证监会对优先股最近的一次表态是在8月末,指出开展试点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亦正抓紧起草并尽快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为推出优先股排除制度性障碍。
这一次优先股风声再起,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观察,媒体的信源都指向中金公司。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此前中金公司曾携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和监管层研讨优先股相关方案,不久曝出优先股制度或年内出台以及浦发银行、农业银行是试点行的消息。而这两家银行随后的表态,同样暧昧,并未对消息进行直接否认,只表示“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浦发银行“有关人士”甚至对媒体表示“正在积极研究优先股的方案”。
伴随着监管层的多番表态,市场上对于优先股的讨论日趋活跃。除对优先股可能成为“新的圈钱手段”、“利益输送工具”的种种忧虑外,舆论思考得更多的是,推出优先股可能遭遇现实和法规的冲突,即监管层所说的“制度性障碍”。但总的来说,舆论表现出来的对于优先股的迫切渴求,与监管层的“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态度基本一致。
《南方都市报》的经济评论曾说,优先股的推出,将是“中国证券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变革”。而这一次“试点传闻”之后的股市反应,更笃定了市场中人对推出优先股的重大意义的肯定,招商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在其认证微博上表示,优先股是银行股估值爆发的必杀技。而汉邦技术创始人@张运辉甚至发表博文称优先股可能是中国股市最后一个巨大的政策红利。而从监管层的态度和舆论讨论的态势看,优先股方案的出台,只是时间问题。
万千宠爱:
对银行更有吸引力
自优先股概念横空出世以来,一直和银行“绯闻”不断,优先股已经率先成为了银行融资扩充资本充足率的法宝。
银行是资本高密集行业,优先股融资对于资本充足率要求极为严苛的银行业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自今年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施行后,如何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就成为银监会配套工作的一个难题。在现如今资本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股票市场已经很难承载各大银行的股权再融资抽血,而优先股方案的出炉无疑成为银行解决融资的一个极佳方案。
近年来银行股的业绩可谓是出类拔萃,但股价的表现却一直是不尽如人意,目前整个A股市场银行业平均6倍的市盈率以及近1倍的市净率,相比起国外成熟市场同行业而言简直是遍地黄金,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还是资本市场对于目前银行资产健康状况的担忧。庞大的资产值意味着微小的风险资产变动就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这也是市场给予银行业低估值的主要顾忌。而据中金公司的研报,优先股可实质降低核心一级充足率要求,大幅减轻银行普通股股权融资压力,将每年银行内源性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提升2个百分点。
中金公司根据今年半年报数据测算,考虑优先股发行后,静态测算上市银行的股权融资缺口将由之前的862亿元降为0,鉴于银行再融资一度是压制银行股及大盘走势的重要原因,优先股的推行对于急需补充资本金的银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利好,甚至有人戏称从此银行将开启估值修复之路。
众说纷纭:
长期利好股市?
12日,《证券时报》评论版《推行优先股可创造制度红利》一文认为优先股制度对于A股而言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由此可能形成改革红利和制度红利。《上海证券报》的文章《优先股救了能源银行股》,则直呼优先股“勤俭苛刻”的特征能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形成制约,渐渐改变原先上市公司对再融资资金无度索取的奢侈之风。《证券日报》的《优先股可改善IPO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股价过高》一文更理性阐述了优先股对A股市场的意义。文中指出当公司在融资时,相信普通股没有被过高定价,就可能选择发行优先股而不是普通股,如果该公司选择发行普通股,市场就会认为该公司的普通股定价过高,从而导致普通股股价下跌。因而在有优先股的市场中,市场可以通过逆向选择来解决普通股定价过高的问题。
当然,市场也有一些不一致的声音,天马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长康晓阳在微博中这样说道,优先股也有许多好处,但从价值角度,没有一样有利于普通股东。作为公司股东,本来大家享有同等的风险与收益权,忽然前面来了个插队的,众人却齐声叫好,这是什么逻辑?
正如财经评论人士叶檀所言,中国上市银行面临新一轮融资压力,在股票市场全然无力配合的情况下,倒逼出优先股方案。优先股是舶来品,就怕南橘北枳的命运。不要神化优先股,若是优先股固定收益都像巴菲特获得的一样高,对于上市公司与普通股投资者都是巨大的损失。
市场上众说纷纭,关于优先股的最终方案依然没有尘埃落地。究其本质,优先股始终只是一个融资工具,并不能“包治百病”。当下的中国股市制度建设、市场机制设计等依然不尽完善,现在为优先股欢呼还为时尚早。(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