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有银行应强化 利率和流动性风险管理

2013年08月15日 08: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周洪波

  7月19日,央行宣布对贷款利率下限及对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经营理念、业务结构调整、风险和定价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冲击,处理好当前银行业务经营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利率将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进行相应的浮动,对利率上行周期和下行周期的判断和把握,将会影响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摆布,进一步影响盈利能力,同时也将会影响到银行的流动性。因此,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缺口管理,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与模型,对利率的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做出合理安排,将利率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也要关注利率波动带来的流动性风险,特别是对实行全额资金管理的银行来说,应在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上和金融市场业务操作策略上作出审慎的调整。

  自2012年7月央行降息并允许利率差异化后,非国有银行的利率执行水平已经成为抢夺国有银行中高端客户的有力筹码,以地方性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凭借灵活的定价与地域优势,对国有银行造成了强烈冲击。

  首先,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越来越深入的背景下,国有银行应强化利率风险管理:一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利率市场化后,大型企业议价能力提高,为应对收益水平下降的压力,银行会转向定价较高的中小企业,倾向于发放高风险的贷款;同时,企业也会以高利率借贷,客户风险识别压力加大,从而加大了信用风险管理压力;二是规避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风险。当市场利率变化时,利率敏感性(如一年期以内)的存贷款再定价的时间差异,形成的利率敏感缺口可能使银行净利息收入大幅下降。因此,在利率升降频繁的情况下,银行对利率周期的预判能力给利率风险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三是加大定价覆盖风险的利率管理意识。需要强化银行贷款定价成本的意识,单笔贷款的定价工具要优化,定价管理要更加系统和专业化,确保通过合理的定价管理实现综合收益,才能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其次,应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6月中旬的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可以看到我国的银行业在应对流动性风险方面准备不足,治理机制欠缺。利率市场化后,资金会在银行、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间频繁流动,而众多股份制银行以及地方性中小银行更多依赖货币市场与同业拆借市场筹措短期资金,因此,流动性管理对它们来说迫在眉睫;同时对实现全额资金管理的国有大型银行来说,流动性管理也有全新的涵义。因为国有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数量巨大的网点分布,一旦利率波动引发全国性的资金需求,国有银行总行将面临超出想象的融资压力,也许那时真正引发金融风暴的是国有大型银行。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说,此次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意义在于提示银行需要对自己的资产业务进行调整。

  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加强利率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不只是把钱用在更合适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银行运转机制,真正贴近实体经济和客户,完善存贷款利率定价体系,完善各项服务和产品,同时关注各类潜在风险,对业务扩张与风险管理有更好的平衡与把握,才能建设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商业银行。(作者系青岛农行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