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发布
《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解读
保险机构今后投资债券必须设专门信用评级部门或岗位,对投资的债券品种和主体进行统一模型上的风险评级。
昨日,保监会对外发布了《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将在保险行业建立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信用评级人员不从事投资
《指引》规定,保险公司需要设立专门部门或岗位,借鉴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制度和程序。
在指引出台前,国寿、人保等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都已经形成了一套投资债券市场的评级体系。“不过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甚至没有专门负责投资的人员,再加上近年来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保险机构投资债券市场需要基于统一的模型。”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制度处贾飙指出,保险机构设立的风险评级体系都将在保监会备案。
《指引》同时规定,信用评级部门或岗位要明确工作职责,避免业务与其他部门交叉。信用评级人员不能够同时从事投资交易。而信用风险评级主要包括对债券产品和发债主体的双重信用评估,保险机构对债券风险评级每年至少两次。
至去年年底,在保险机构固定收益类投资中,债券市场的投资额度大约为60%。保险机构是债券市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投资者。国际上主要的保险集团,如美国友邦、德国安联等公司都已建立自己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这些系统可以量化风险、提高收益。
投资无担保债券可能放开
“只有信用风险管理提高才能增强投资能力,提高投资收益。”保监会资金运用处负责人孙建勇解释说,从投资角度来看,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是投资的主要风险。而目前货币政策调整后,一些金融产品的利差不断缩小,但信用风险差距仍然存在并不断拉大。孙建勇指出,《指引》并不是对保险公司投资债券市场的政策尺度放开,而是技术上提前做铺垫。
据了解,保险机构有了投资能力,今后包括无担保债券在内的债券投资品种限制才可能逐步放开。近年来,无担保企业短期融资券累计发行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去年5月份,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发行“06三峡债”,成为第一只真正意义的长期无担保债券。
目前,保险公司投资债券市场仍然有严格的控制要求,比如只能投向有金融机构做担保的债券品种,同时投资比例也有限制。
孙建勇透露,对保险资金投资债市的风险管控只是其中一环,此后还将对保险资金运用进行分类监管。“这意味着不是保险公司或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什么投资都能做。今后达不到一定风险管控能力的保险公司将不会被批准投资某项产品或领域,保险资金投资的形式需要自己投资和外贸相结合。”据了解,《保险机构交易对手管理指引》、保险资金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都将随后颁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