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与纳粹合作被称为“德国的叛徒”
在20多年的电影生涯中,玛琳·黛德丽除了当演员,还参与了戏服设计和自我形象的塑造,那颠覆一时的“Marlene Style”就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然后通过电影传播给大众,深深影响了上世纪30年代女性的审美观念和衣着打扮。
玛琳曾说过:“我讨厌Fashion,但我爱Style。”Fashion是人云亦云,见风跟风,而Style则是一种与自己合衬的与众不同的风格。玛琳·黛德丽那细细的眉毛、高高的颧骨、唯我独尊的自信和典型德国人的冷静理性、规律严谨的性情,使她同时兼具女性的魅力和男性的气派,是一种别人无法跟风的Style。
《莉莉玛莲》军中传唱
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中期,在电影《大骗局》(The big bluff)中,黛德丽改变了原本不可接近的女神形象,成为为命运抗争、嗓音低沉沙哑专唱淫词艳语的酒吧女郎。其后黛德丽因歌声而更加出名。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莉莉玛莲》,它成为二战时期前线士兵中最流行的歌曲,最初是在德军中流行,虽被禁多时,但始终禁而不绝。后来更在各国军队中流传,无论是纳粹还是反纳粹的战士都在传唱,更有了包括英语、法语在内的多个版本。
1936年,纳粹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邀请她回德国,并保证除了提供高薪之外,还给予她完全修改剧本与挑选合作伙伴的自由,但被黛德丽拒绝。黛德丽选择留在美国,开始和亚弗列·希区考克、恩斯特·刘别谦、奥森·韦尔斯等导演合作。1939年,37岁的黛德丽接受了美国国籍。因为她发布反纳粹的言论,在德国的声名大跌,被称为“国家的叛徒”。1947年,她获得了美国最高的公民奖“总统自由勋章”。1950年法国政府则授予她“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曾收到炸弹威胁
1958年,在一次欧洲巡回演出中,她终于有机会再次回到德国柏林。虽然佳评甚多,然而敌视她的人更多,媒体毫不留情地攻击她,她甚至接到恐吓的炸弹。这是她最后一次回到德国。
数年后,黛德丽接受了麦克西米伦·谢尔的请求,在纪录片《玛琳·黛德丽》中出现,但只有声音而没有身影。在这部纪录片中,谢尔与黛德丽一直以德语和英语交替争论中,电影用黛德丽的预言作为结束,本片后来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柏林向她说了声抱歉
1992年5月,黛德丽在巴黎逝世,官方发布的死因是心脏问题与肾衰竭。她被葬在柏林市立墓园一座朴素的墓中。
黛德丽去世后,仍伴随着有关“叛国者”的争论,1996年,在柏林甚至发生了一件以她的名字来命名街道而延伸出的争议。1997年,柏林市动物园城区将新建的波士坦广场,以及凯悦酒店和歌剧院及赌场间的区域命名为“Marlene Dietrich广场”。纪念词写道:“柏林的世界电影与音乐明星,为了自由与民主,为了柏林与德国”。2001年,在她百岁诞辰之际,柏林市正式对敌视她的过往提出道歉。2002年,黛德丽被追认为柏林荣誉市民。
创造永恒时尚
一直到今天,黛德丽始终是时尚界公认的灵感缪斯,就像一位时尚评论者说的:她的骚,或者,她的媚,是入骨的,并不需要多余的点缀。
2003年,巴黎时装博物馆联同柏林电影博物馆,在巴黎举办了名为“黛德丽的神话”的大型展览,展出超过250件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间黛德丽的日常便服,Dior的设计师也将黛德丽的形象搬上了T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