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基金 > 首页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青睐银行和地产 基金对后市热点判断趋一致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7月18日 09:01
郑焰
    今日披露的20家基金公司旗下96只基金的季报显示,接近4000点高位,尽管各家基金对后期市场走势判断出现分歧,但市场热点判断却趋于一致。

    面对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人民币升值的基本面,A股市场当前估值是否偏高已成为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充满变数的资金面状况,更令下一季度市场走向显得扑朔迷离:股票供给将增多,QDII或将分流资金,央行或进一步控制流动性,这一切都成为影响后市信心的关键因素。

    大多数基金认为,在未来的一个季度内,市场仍将处于震荡

    各家基金对后期市场热点的看法较为一致,在升值背景下,以银行、地产、有色、煤矿为代表的大类资产溢价为各家基金共同看好,同时装备行业与消费升级概念也成为热点。

    矛盾:超速增长与流动性收缩

    基金对后市的判断存在分歧,综合来看,乐观因素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经济景气背景下多数蓝筹上市公司实际盈利能力快速提升,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国内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等。支撑牛市的经济增长、资本市场制度变革、人民币升值因素并未改变。

    不利因素也显而易见:经济可能过热带来的政策调控、资金面调控压力,超级大盘股回归A股市场和公司债发行的扩容压力,利息税调整和QDII的资金分流压力等可能引起流动性收缩的因素都需要引起投资者注意。

    融通动力先锋认为,调控政策的心理影响远大于实质影响。此种担心将在各项政策未明朗前使市场心态趋于谨慎,在本已犹豫的市况下加快市场调整步伐。“我们面临静态估值过高和动态估值合理的局面,短期市场缺乏大涨的动力,但从中、长期业绩增长来看也很难出现太大的下跌空间。”融通动力先锋表示。

    易方达策略成长表示,由于市场整体估值相对偏高且有上述较多的不确定性存在,该基金计划在下一季度减持部分高估行业个股,降低仓位,保持相当的流动性以防范系统性风险。

    上投摩根阿尔法则认为,经过二季度的调整后,目前市场估值趋于理性,交易量也逐步恢复正常。“我们对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看好并没有改变,因此我们认为三季度市场会逐步恢复信心,资金情况会逐步改善。”      

    市场将进入结构性分化

    各家基金普遍认为,下半年市场将从前期普涨的局面进入到结构性分化的格局。只有明确稳定增长的公司才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

    银华富裕基金表示,一部分已经被炒高的概念股、绩差股,由于没有业绩支撑,在6月份的调整之后资金和人气的聚集需要一段时间;而绩优股在调整中又成为“避风港”,加上基金近期规模增长迅速,将成为第三季度的热点。

    在行业方面,大类资产成为各家基金一致看好的热点,包括银行、地产、煤炭以及资产价格上涨的矿产行业等。友邦华泰盛世中国股票基金表示,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国民对经济增长信心增强,流动性充裕、本币、通胀和利率皆趋升,金融、地产和资源类能较好地规避通胀,分享宏观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收益。

    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改善,消费增长和结构升级具有可持续性,消费升级类行业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受益于整体制造业配套环境的改善,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转移,装备、零部件及相关原材料制造业市场需求良好,竞争优势也将逐步显现。综观今日批露的二季报,多数基金持有上述观点。
 
来源:上海证券报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频道精选
 财经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下半年纠错性上扬可期
 产业深圳万人团购房活动过火 报名网站数次瘫痪  国际西方媒体妄指中国发动"货币战争" 我回应
 评论天士力丹参滴丸存在毒副作用?
 科教"神七"发射时间:首选25日晚9时10分左右  娱乐巩俐入新加坡国籍 娱乐公司欲5000万签刘翔
 视频共赢奥运--便宜坊让北京老字号更快更高更强  互动专题: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搜索:
商务进行时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