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油价格大幅回落,意味着现在中国车主们所支付的汽油价格要高于美国车主。”这是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20日对中国油价的评论。纽交所原油结算价已经从7月11日147.27美元/桶的峰值,跌至11月13日的54.67美元/桶。各国油价跟随国际形势,迅速作出调整,而中国油价却“固执”地按兵不动。
从过去经常在某天凌晨突然提价,到如今顾左右而言他,中国油价正在成为“世界怪胎”。
中国油价“一枝独秀”外媒瞩目高油价隐忧 自今年2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国家发改委6月20日发出上调全国油价的通知。面对国际油价击穿60美元每桶大关,美国油价紧跟下调,平均售价跌至每加仑2.3美元(约合人民币4.15元/升),如果再减去30%的燃油税,仅为人民币2.91元/升。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甚至根据《反垄断法》,对俄两大石油巨头处以“不超过违法收入4%”的巨额罚款,原因是其没有及时根据国际油价变化下调成品油价。
中国油价“一枝独秀”,被国内媒体戏谑为“涨如脱兔降如处子”,一些外国媒体和分析机构也注意到了其中的隐忧。
从10月到11月,美国《华尔街日报》两次发表文章,探讨中国的高油价。
11月11日的《华尔街日报》将重庆、三亚等地出租车罢运事件和高油价结合了起来,称出租车司机“所抱怨的就是油价过高等高费用问题”。报道再次提到,中国的汽油价格比美国还高,“高油价已经产生了负面社会影响”。
北京艾利艾网络口碑咨询研究机构(IRI)14日发表网络舆情报告称:11月上旬,网上有超过1.2万篇博客关注油价,IRI随机选取了1392篇在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相关回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四分之三的网民对现在的油价不满。
“政府为企业着想”?业界认为两巨头应申请降价 目前国内成品油零售的定价机制是由国家发改委来确定指导价,然后在指导价基础上允许企业略微上下浮动,指导价是按照“原油加成本”的定价机制来决定,很明显,这一机制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记者曾就是否调价联系国家发改委,但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问题高度敏感,发改委并不适合在此时发表任何言论。
“涨价时,中石油这样的企业必然会极力向国家申请调价,然而面对疯跌的油价,他们不可能提出下调申请,此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就没有动力降价。”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薛力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应该主动提出降价申请。
中国能源网执行副总裁韩晓平则解释,根据中石油旗下的胜利油田公布的价格信息,11月份该油田的结算价格相当于72美元/桶,比欧佩克公布的现货价格高出了50%。“政府不降价,也是希望两大石油公司能够顺利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在韩晓平看来,国家不下调油价是希望石油公司“手里多攒一些钱”,将来并购其他石油公司时宽裕一些。
油价“接轨”究竟难在何处? 新华社认为在于定价机制
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难在何处?新华社昨日发文指出,中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颇为复杂。主要是以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成品油交易价为基础,参考运杂费、保险费、国内关税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最终形成由发改委颁布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中石油与中石化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8%的范围,形成终端零售价。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价格机制存在两大弊端:首先是滞后定价。由于此定价机制是和新加坡等三地市场的成品油而非原油价格挂钩,而原油加工成成品油约需一个月,一般而言国内成品油价也会滞后于国际油价一个月。
另一个弊端是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中国原油价格已与国际接轨,而成品油价仍受国家调控,采取的是区间定价即只有当国际成品油价波动大于一定幅度时,发改委才会调整成品油价。这个机制在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国内50%左右的原油依靠进口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倒挂。
这种定价机制的弊端造成经常发生的一种情况是,发改委出于调节通胀的考虑,即使国际成品油价上涨超过了这一既定区间,国内成品油价也未必会上调,即使上调,幅度也较小。反之,当国际成品油价随着原油价格回落时,出于保护国内炼油企业的目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并不随之回落。这就造成了国内成品油价与国际原油及成品油价相关性较弱的情况。
能源专家、上海科学院研究员沈跃栋认为,原油与成品油价格接轨的不对称,让产销双方往往不看市场而紧盯政府调价,影响市场正常运行。因此,目前要求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新华社还指出,油价与国际接轨实质上是定价机制与国际接轨,从改革长远目标来看,定价机制走向市场化最终要完全放开油价,由企业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状况自主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