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成年记:1993年

2008年12月17日 15: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李孟鹏

    1993年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股市来讲是一个转折,邓小平说,股票市场要大胆地试,他的话给了市场一颗定心丸。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从事证券交易不再是外人眼中的“投机行为”。而对中国的老股民来讲,这一年更是永远不能忘掉的一年,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股市第一次真正的熊市开始。

    市场扫描

    1993年上半年,股市开始大扩容,上海股市起起伏伏,几次在777点得到支撑。10月,上海股市出现了延中事件,中国第一件并构案发生,延中实业从7元暴涨到80元(当时没有涨跌停板).由于当时上了不少的各地股票,全国股民暴增,大量的游资进入股市,所谓的大户室里,人气很盛.当时最大的权重股是申能股份.机构通过拉抬申能,能很轻易地拉升股指或打压股指.
 

真空电子

延中实业

爱使股份

青岛啤酒

冰箱压缩

申能股份

联农股份

 


    以上为1993年股市市场比较活跃的部分股票一览,据统计,1993年上市公司有177家。1993年A股筹资额为276亿元(其中81.5亿是配股)

 

1993年上证指数走势图.1993年证券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最高是97倍,最低28倍。


    1992年11月16日,上海交易所股指到400点才停住下跌.然后重新上涨,到1993年2月16日,上海股市再次涨到1559点.这时,股市再次下跌,1993年7月27日和1993年10月25日,二次守住了777点.股市从10月28日开始,迅速冲到了12月8日的1044点,但10月29日,股市暴跌,12月17日,上海股市暴跌到884点收盘.17号是周未,20日,开盘为823点,比上周低61点开盘.终于跌穿了777点。为了防止股市崩盘,上证所为此首次采取措施,宣布暂停交易5分钟,但此举仍不能制止跌势。

    1993年年初,真空电子、爱使股份、冰箱压缩、联农股份等股票表现活跃,勇当“领头羊”,在他们的拉动下,市场持续了3个月波澜壮阔的升势。

    重要事件盘点

    延中事件:中国第一件并购案

    1993年9月30日,深圳宝安(集团)上海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交所等报告并公告,声明已经持有延中实业发行在外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首次并购案例,开创了我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新纪元。
 

并购双方

成立日期

特点

上市日期

深圳市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837

我国首家股份制国有企业

19916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5

上海第二家股份制企业,现为方正科技

199012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早在1992年末,宝安集团就已开始为加速集团发展而谋划收购行动。宝安集团安排下属的三家企业,宝安上海公司、宝安华东保健用品公司和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公司,担任此次收购的主角。1993年9月3日,上海开放机构入市,宝安集团开始调集资金,从9月14日起宝安开始大量吃进延中的股票,9月14日,延中股价8.8元,9月17日,延中股价最高摸至9.89元,成交量异常放大,达1020900股。此后,三家机构加快购买速度,在10元以下大量吸进筹码。9月21日,延中股价突破10元大关,当日成交量达1304400股。9月24日,延中股价飚升至11.88元,成交量达5057900股,创短期内新高。大批炒手和机构也开始大举入市炒做延中,29日收盘价为12.05元。截至9月29日,宝安已累积持有延中股票10.6%,在9月30日,宝安三家公司开始下单扫盘。到9月30日,宝安上海已拥有延中股票的15.98%。9月30日上午11时15分左右,延中股票突然被停牌。上午收市后,宝安正式宣布收购延中。虽然,随后延中实业进行了反击,期望通过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来瓦解宝安的并购,1993年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宝安买入延中股票所获得股权是有效的,同时也对宝安并购延中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至此,轰动全国的"宝延事件"终于有了结果。1994年4月,宝安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取代延中原董事长的职位,从而完成了宝安对延中的实质性控股。

    首批证券法规陆续出台

    1993年2月5日司法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出《司法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从事证券法律业务及律师事务所资格确认的暂行规定》。对证券法律业务的内容、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资格的申请、批准、取消以及两者活动的监督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1993年4月22日证券市场最重要的法规出台———《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这部法规为日后证券法的出台奠定了基础。1993年6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1993年7月7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全文共分8章,分别就证券交易所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等具体问题做了详细规定。同年12月29日,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另一部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与此同时,证监会立即开始着手证券法的立法工作。

    境内企业开始试点在香港上市

    1993年2月10日广东汽车集团通过其香港控股公司──骏威投资公司,在港公开招股集资4.02亿港元,成为首家内地在港上市的企业。投资者认购金额超过集资额660倍,创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上市香港主板,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拉开了H股赴港上市的序幕,当时的联交所主席李业广及行政总裁周文耀出席上市仪式,见证此历史时刻。这一年,刚刚在香港上市的H股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马鞍山钢铁公司上市首日涨幅60%,不少国企股创下历史新高,当时国企指数9393点。

    宏观调控成为当时主流

    1993年全国极度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朱熔基调到国务院任副总理,分管财贸.朱副总理素以懂经济而著称,面对全国这种经济形势,他使出了铁碗风格:宏观调控!第一步,收紧银根,关上资金供给水笼头;第二步,强力收回违规货款.全国各地银行行长们全成了讨债行长.第三步,不断提高利息,并第一次为银行存款提供保值服务.当时银行存款利息加保值储蓄利息,年收益达20%。5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个百分点。5月16日财政部决定将1993年3年期国库券的票面利率由10%提高到12.52%,5年期国库券的票面利率由11%提高到14.06%。当年5年期国库券期满3年后,也可按3年期国库券条件兑付本息。1993年5月2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决定,STAQ和NET两系统的法人股交易市场进行整顿,暂不批准新的法人股上市交易。1993年7月3日,深圳证管办推出四项举措:(1)股票上市保持均衡;(2)暂缓1992年红股上市;(3)证券商自营管理办法近日颁布;(4)整顿市场秩序。上海证交所于1993年7月5日发布新规定:即日起调整场内每次申报买卖股票的数量。上市股票可流通量在3 000万元以上的,每次申报买卖的上限由原来的3万股放大至5万股,在3 000万元以下的,每次申报买卖的上限由原来的1万股放大至2万股。1993年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紧缩银根政策,决定从11日起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息,并对3年以上定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经济宏观调控,抑制过热投资和通货膨胀宣布正式开始。这就是1993年的金融整顿中部分措施。

    集合竞价与交易统一单位的产生

    1993年5月1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交易单位统一为每手100股。此举将有利异地股民买卖深圳股票,并能减少零股交易带来的不便。1993年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股市行情利用卫星传送

    1993年2月20日深圳证券公司上海业务部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联网。至此上海股民可以直接买卖深圳上市公司股票。1993年4月1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借助卫星通信手段传送到北京亚运村的建行北京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利用卫星通信技术传送行情在我国尚属首次。4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卫星信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覆盖面积达全国和海外部分城市。8月17日部分使用卫星传输系统接收沪市行情的异地证券柜台出现行情传输中断,开市后近一小时才恢复。8月2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八·一七”事件调查结果。经过专家调查,8月17日上海卫星行情中断一事,是由于机械事故造成的。

    中华股价指数

    1993年5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分类股价指数首日公布。上证分类指数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中华股价指数”正式向各会员公司和国内外信息媒介发布,这是证券市场发展进程中又一“界标”。

    媒体披露创新纪元

    1993年3月1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指定《证券市场周刊》、《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中国日报》、(英文版)为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全国性指定报刊。

    其它热点

    1993年8月20日,第一只上市投资基金淄博基金。1993年第二批认购证,这次的参与者几乎全赔,从此认购证消失。10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上市委员会。10月15日,上交所决定B股实行T+0。12月20日,上证指数跌117点,上交所首次暂停交易5分钟。

    花絮

 

    股评满天飞

    在当时如此震荡的市场环境下,股评也是满天飞,各种分析师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当时的评论大致分为三派,一派说:“下跌是短暂的,下跌空间有限。”;一派说:“下跌过后是涨是跌?让我们一起等待。”;一派说:“熊来了,熊来了。”当深圳综合指数跌到194点的时候,就有股评人士在说因为有新股不断发行上市,大盘指数已经失真,虽然那个时候深圳股市上的股票总数还不到40只。

    流行技术分析

    当时波浪理论充斥报刊杂志,成为最热门的技术分析。几乎每个股民都在划浪数浪,连60岁的老太太和70岁的老头都满口“1,2,3,4,5,A,B,C”。

    描写股市的电影成当年热门

 

    《股市婚恋》是由龚雪、崔杰、马晓伟等主演的,描写的1992年,股潮席卷上海时,炒股户随股市起伏而挣扎的喜怒哀乐。但最出名的还是由刘青云、潘虹主演的《股疯》。

(责任编辑:曹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