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股市被称作“监管年”。中国股市的2001年是意想不到的一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是黑幕最多的一年,更是热热闹闹的一年。2001年充满了辛酸和悲伤,苦难和希望,又充满了庆幸和欣慰。是那么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那么富有戏剧性。2001年对于中国股市无异是一个巨大变革的转折阶段。正像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围城》所描写的那样:“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市场扫描
2001年的股市虽有波澜壮阔,但终归还是销声匿迹。开年第一天,上证指数大跌57点的一记闷棍,在低调中走出了开年的第一个月。但随着烟台万华从30元猛冲到80元(复权价)、宁波韵升接近翻番的强劲走势,引得次新股们轮番表现,如火如荼的次新股行情也成为了当年最大的亮点。有了强有力的支持,上证指数创出了历史高点2245点。
2001年上证指数走势图
在大家狂喊看高2500点、3000点甚至更高的时候,风险却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国有股减持的消息公布,上证指数从2245点一举狂泻至1339点,也拉开了中国股市长达5年调整的序幕。2001年作为新世纪的开始,虽创造了股市创新高的历史,但摔得也最重。尽管从2月12日上证指数1961点和11月30日的1747点相差好像不足10%,但股市市值蒸发曾经高达1.8万亿,大多数投资者实际承受的损失都在30%以上。
深市1月2日开盘4797点,2月22日回落到4318点,4月17日攀至最高5091点,6月26日从4753点开始下跌,10月22日最低3124点,11月30日收报3513点。沪深B股2月19日分别收于83.2点和866.17点,沪B于6月1日达至最高241.61点,深B于5月28日先一步到达2453.82点最高位,此后,沪B最低跌至130.11点,11月30日收于165.31点;深B最低跌至1263.23点,11月30日收于1526点。
重要事件盘点
B股向境内投资者开放
2001年2月19日证监会宣布B股向境内投资者开放,随后,上证B股指数从2月23日的83点上涨到最高5月31日的241点,上涨幅度达200%;深证B股指数从2月23日的126点上涨到最高5月28日的445点,上涨幅度达250%。因为6月1日开始,境内资金才能入市,入市后B股大跌,入市资金被严重套牢。
国有股减持
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减持国有股筹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宣布是国有控股公司发行流通股时,国有股减持10%充实社保基金。2001年6月26日,江苏索普和韶钢松山率先进行国有股减持。2001年7月24日,新股发售“减持”开始。广西北生等四家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将有10%的国有股存量发行,其定价即为新股发行价。随后上证指数数日连续下跌。2001年10月15日,上证指数跌破1600点,周小川表示,国有股减持具体做法可不断改进。2001年10月22日,证监会紧急叫停《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暂行办法》。2001年10月24日,因证监会宣布首发增发时停止国有股出售,沪深股市涨幅接近涨停板。2001年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向专家学者和全社会征集关于新的国有股减持方案。
PT制度取消“退市”有了具体法规
2001年2月中国证监会出台《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以及2001年11月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2002年1月1日实施)。在2001年2月发布的《办法》中,规定二年连亏预计第三年度将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应当及时作出风险提示公告;如三年连续亏损,则由交易所决定是否暂停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后,可以在四十五天内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宽限期以延长暂停上市的期限。宽限期自暂停上市之日起为十二个月。
在11月发布的新退市办法中,取消了PT制度,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后,股票即停止交易,证券交易所不提供转让服务。此外,宽限期申请的有关程序也被取消。新制度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在前一个办法出台后,市场中的ST板块出现了新一波爆炒,一批最新被特别处理的股票逆势上涨。在2001年10月修订办法前,绩差股、ST板块提前出现了几轮暴跌,到修订办法出台前后,包括ST板块在内的绩差股形成了位于3-5元价格区间的一大批低价板块。
亿安科技股票操纵案
“亿安科技”前身为深圳市锦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它于1992年5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1999年3月,广东民营企业亿安集团收购了深圳商贸控股公司持有的深锦兴超过四分之一的股权,成为深锦兴第一大股东。同年8月深锦兴公布更名为广东亿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锦兴”股票随之正式更名为“亿安科技”。“亿安科技”股票从1999年10月25日到2000年2月17日,在短短的70个交易日中,股价由26元左右不停歇地上涨,到2000年2月15日,“亿安科技”股价突破百元大关,成为自沪深股票实施拆细后首只市价超过百元的股票,引起了市场的极大震动。
据中国证监会调查,广东欣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中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百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广东金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4家公司自1998年10月5日起,集中资金,利用627个个人股票帐户及3个法人股票帐户,大量买入“深锦兴”(后更名为“亿安科技”)股票。持仓量从1998年10月5日的53万股,占流通股的1.52%,到最高时2000年1月12日的3001万股,占流通股的85%。同时,还通过其控制的不同股票帐户,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不转移所有权的自买自卖,影响证券交易价格和交易量,联手操纵“亿安科技”的股票价格。截至2001年2月5日,上述4家公司控制的627个个人股票帐户及3个法人股票帐户共实现盈利4.49亿元,股票余额77万股。
2001年4月25日中国证监会作出决定,对联手违规操作“亿安科技”股票的4家公司作出重罚,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总计8.98亿元,限3个月内卖出剩余股票77万股,盈利予以没收。4家公司应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将罚没款汇交中国证监会开户银行,由该银行直接上缴国库,并将付款凭证的复印件送中国证监会稽查局执行监督处备查。
A股首家退市公司
2001年2月2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对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就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条件、法律程序、信息披露、处理权限等作出详细规定。《办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正式出台。
2001年4月20日,随着PT水仙(600625)的《关于申请延长上市期限的报告》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否决,PT水仙结束了自身刚刚8年的上市生命,无可避免的走上了摘牌路,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首个退市公司。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因而也成为我国第一家因连年亏损而依法退市的上市公司。
由于“PT水仙”连续四年亏损,且未能就近期扭亏为盈做出具体安排并提出有效措施,其申请宽限期未获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中国证监会作出决定,“ PT水仙”股票自2001年4月23日起终止上市。
三板市场设立
2001年7月“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正式运行,简称为“三板市场”。其中股票包括STAQ和NET的停牌股票,以及从沪深股市撤牌的ST和PT股。
三板市场是为解决原NET、STAQ系统挂牌公司流通股份等历史遗留问题而设立的,目的是给这些公司的流通股份提供一个有效的流通渠道。三板市场是个双向扩容的市场,好的三板公司可以上到主板,业绩差的主板股票也会下到三板(如水仙电器),另外原先历史遗留问题股也会逐步转战三板(如恒通集团),
三板市场交易时间为每周的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转让委托申报时间为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之后以集合竞价方式进行集中配对成交。
蓝田股份事件初露端倪
刘姝威,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厉以宁的学生,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专长于信贷研究。
蓝田股份自1996年上市以来,以5年间股本扩张了百分之三百六十的骄人业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然而就在2001年12月,一位叫刘姝威的学者却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对蓝田神话直接提出了质疑。2001年10月26日,刘姝威在《金融内参》上发表600字的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随后受到恐吓。蓝田养鸭养虾神话逐渐破灭。
银广夏陷阱
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银广夏(000557)。1994年6月17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银广夏A”的名字在深圳交易所上市。银广夏A被称作第一家来自宁夏的上市公司,但实际上,这家公司最早起源于深圳。1999年、2000年,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深圳股票交易所代码0557)创造了令人瞠目的业绩和股价神话,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根据银广夏1999年年报,银广夏的每股盈利当年达到前所未有的0.51元;其股价则先知先觉,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涨至35.83元。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赠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较之于1999年“5·19行情”发动前,则上涨了8倍多;2000年全年涨幅高居深沪两市第二;2000年年报披露的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基础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8月3日,中国证监会对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立案调查。8月6日,调查组进驻银广夏,对公司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初步认定银广夏存在造假问题,“重灾区”是银广夏控股公司天津广夏公司。8月10日,调查组直奔天津广夏。查账时发现,天津广夏1998年及以前的财务资料全部神秘“消失”,公司负责人对此不能作出合理解释。至此,银广夏造假逐渐揭开“迷雾”。
2001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新闻指出,已查明银广夏公司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虚构巨额利润的事实,查明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为银广夏公司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证监会依法将涉嫌证券犯罪人员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发现的其他与此案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进行深入调查。
2001年9月10日,停牌一个月的银广夏以跌停板价格复牌,一路狂跌。经过史无前例的15个连续跌停后,才在10月8日止住跌停。股价从停牌前的30.79元跌至6.59元,近68亿元的流通市值无形蒸发,持有银广夏股票的投资者遭受重创,特别是中小散户欲哭无泪,银广夏的“麻黄草”神话破灭了。银广夏造假给中国股市带来的影响至今难以消除。在中国股市发展史上,银广夏将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失信情结”。而中国证监会负责人明确表示鼓励中小投资者状告银广夏,在全国引发了众多要求赔偿的诉讼案。
东方电子受调查
1997年1月,东方电子上市后股价一路攀高,到2000年股价最高达到60元。2001年9月10日,东方电子发布公告称正接受证监会调查。之后检察机关查明,1997年到2001年8月期间,东方电子原董事长、总经理隋元柏等人伪造公司业绩,买卖东方电子内部职工股用于虚增主营业务收入。2001年8月,东方电子因受到证监会调查暴跌。
中科创业股票操纵案(吕梁案)
中科创业(现名*ST康达,股票代码000048)原名康达尔,是一家从事饲料、养鸡业的上市公司,1999年5月,海南燕园投资等新股东进驻该公司,1999年12月公司改名为中科创业,公司管理层当时表示,改名主要体现了公司股东的变更,并将公司被打造成涉足医疗设备、电子商务、生物制药等高科技行业的“朝阳”公司。2000年2月14日,该股一复牌,就快速涨停。就在这节后的一周,该股几乎是天天涨停,节后短短6个交易日内,该股从节前的49.86元上涨到最高84元,累计最高涨幅接近70%,创下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神话。
2000年12月26日,中科创业开始连续跌停,2000年12月29日收盘时,跌停到19.84元/股。2001年1月4日开盘继续跌停,直到1月10日的11.71元/股,50亿元市值烟消云散。
“中科创业”是庄股的理论先锋吕梁(真名吕新建)所为,在市场上有很强的号召力。吕梁早年是个很有成就的文化人,在著名文学杂志《收获》上发表过中篇小说。1996年,吕梁进入投资界,但并不成功,还被人骗走了不少钱。但他1999年春以“K先生”的名义,在媒体上宣扬“讲政治,做大势”,正巧赶上“5.19”行情,一举成名。在中科创业的跌停声中,吕梁站了出来,向媒体自曝做庄内幕,而且写了一篇长达1.8万字的自述。
2001年5月,中科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东议案,宣布公司名称变更为深圳康达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月29日起,公司股票简称由“中科创业”变更为“ST康达尔”。
猴王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
猴王股份,短短几年内,为猴王集团“纳贡”8.9亿,为猴王集团担保金额2.44亿,两项合计11.3亿元,而猴王股份自己所有的总资产加起来,合计才只有9.34亿。猴王股份就这样被它的控股大股东掏空了、利用了。
其它热点事件
时间 |
事件 |
2001年9月4日 |
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宣布发行 |
2001年9月11日 |
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 |
2001年11月12日 |
中国正式签署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 |
2001年11月16日 |
印花税税率下调 大盘高开低走 |
花絮
赌场论推倒重来论
2001年的好戏才刚开头。经济学家吴敬琏又在媒体上批判证券市场,最有争议的一个观点是:中国股市很像个赌场,严格地说,比赌场还不如,因为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你不能看别人的牌。而我们的股市有些人可以看到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和操纵。
2001年2月11日下午,厉以宁、董辅礽、萧灼基、吴晓求和韩志国五位经济学家在北京召开恳谈会,吸引了大批记者参加,会议持续了3个小时,气氛严峻激烈,目标只有一个——批判吴敬琏的股市言论,他们的观点是要像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股市。
随后股市的暴跌引来了经济学家们再次争论,主张“完美股市”的许小年公然说:“中国股市需要推倒重来”,“1000点好过1500点”。“推到重来”的观点引起了轩然大波,论战再起。
注:萧灼基当年的名言:“我不相信股市会永远低迷,上半年不涨,下半年也会涨,今年不涨,明年也会涨”
厉以宁当年的名言:“中国股市健康吗?中国股市很健康,早晚冲上三千点。”
时代语录
“老鼠仓”、“股市泡沫”等名词随着一件件造假事件的曝光,逐渐进入普通投资者的视野。
许小年
2001年9月,上证综指正徘徊于1800点区域,时任中金公司董事、研究部总经理的许小年,执笔推出了一篇题为《终场拉开序幕--调整中的A股市场》的研究报告。文中说,当指数跌到较干净的程度--或许是1000点,政府再引入做空机制等一系列的重建手段,重塑一个健康、完美的市场。这就是2001年有名的“千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