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中国股市是曲折的一年,从总体上看,2003年股市基本上属于熊市年。自从2001年因为国有股减持而引发股市大调整以来,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2003年的股市与曾经热热闹闹的年份相比是清淡、平静的一年。2003年中国股市不仅走出了两次探底的行情,而且因价值投资的风行一时,使市场股价结构得到空前调整,在少数股票屡创新高的同时,大部分股票走上价值回归之路。与此同时,各种基金像雨后春笋,相继成立并迅速成为市场主力并获益甚丰,股票市场的大洗牌使国内投资者深深感受到了中国股市新兴加转轨的特征。
市场扫描
2003年中国股市呈现出低位整理的走势,全年波动幅度比02年还小,市场在相对低位休身养息,孕育了一波跨年度的“五朵金花”行情。2003年1月2日:开年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大跌2.73%,击破02年低点1339点。上证所决定自1月10日起推出大宗交易。随着海虹控股为代表的短信板块展开的绝地大反攻,市场在经历长达半年的调整之路后,迎来了第一轮反弹,也使市场看到一线希望。
2003年上证指数走势图
随之,蓝筹股大军横空出世,在中海发展、中信证券的率领下,汽车、金融轮番表现,市场在经过了短暂的调整之后,终于展开了一轮力度不小的反攻之路,上证指数也创出年内的高点1649点。
正当股民以为市场彻底转势的时候,风险再度降临,5月份起,两市又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调整,市场的平均股价降到了8元以下,原本就已腰斩的股票再度折半。3元、4元股票比比皆是。11月上证指数已经创出了3年以来的新低1307点,但是蓝筹中的领军人物中国联通、中国石化、长江电力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挽救市场坚守住了1300点。
进入2003年,机构资金扩容的速度空前的提速,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的发行密度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年初两个月间,就有宝康系列、华夏回报、海富通精、德盛稳健、嘉实理财通系列等十余支开放式基金推向市场,东吴、诺安等基金管理公司获准筹建,速度之快、密度之大令市场感到应接不暇。
重要事件盘点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003年11月,国务院成立了国有商业银行股改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黄菊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央行行长周小川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掌舵者,这个领导小组以一种坚决而高效的姿态来主导整个改革。
保险业股改
就在2003年第一天,机动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启动,揭开了保险业新一年改革大行动的序幕。新《保险法》贯彻实施,三大国有保险公司全部重组改制,中国人保股份、中国人寿股份相继在海外成功挂牌,开启金融股两地上市之路。2003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在境外上市的第一家国有金融企业。2003年12月17日和18日,中国人寿在美国纽约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两地上市,筹资35亿美元,成为当年全球最大IPO。
中国保监会升格为正部级单位后,与银监会、证监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保险业在金融业中的地位进一步确立。经过改革调整,保险业发展模式已由“数量扩张型”开始向“效益优先型”转轨,新的效益型发展模式初步显现。
启用*ST标记
2003年4月4日,沪深证交所发布通知,警示退市风险将启用*ST标记。2003年5月8日开始,警示退市风险启用了新标记:*ST。以充分揭示其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并区别于其他公司股票。在退市风险警示期间,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根据规定,存在退市风险的公司股票简称前均冠以*ST标记,目的是使股民能够非常容易地区分哪些股票存在退市风险,哪些不存在退市风险,便于作出投资决策。
社保基金入市
2003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正式进入证券市场运作。自2003年6月9日起,6家基金公司管理的社保基金已经开始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及有关债券。6月10日社保基金参与新潮实业A股增发。社保基金入市将为证券市场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增长来源。其次,社保基金入市可提升投资者信心,以及进一步强化市场的投资理念。社保基金入市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为我国证券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证券市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QFII投下第一单
2003年7月9日,作为QFII的瑞银银行,在A股市场投下了历史性的第一单,通过其境内证券代理商申银万国先后买入宝钢股份、上港集箱、外运发展以及中兴通讯。这四只股票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短时间内涨幅惊人。
QFII实实在在的走进中国股市,带来的不仅仅是增量资金,更重要的是成熟的价值投资理念,对于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朝着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迈出了新的一步。
B股市场再融资
2003年11月6日上工股份向德国FAG公司、上海实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星展亚洲融资有限公司等14家特定境外机构定向增发不超过1亿股B股,增发价为0.428美元/股,用以收购德国FAG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股权,并实现控股,9家外资获足额配售。
此次上工股份增发B股标志着B股发行市场重新启动,为其恢复融资动能打下基础。由于B股当时只是一个拥有百余只股票,只有110亿元小资金的市场,因此对B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其它热点事件
时间 |
事件 |
2003年12月8日 |
经证监会同意,沪深证交所当日起调整买卖盘揭示范围,提供五个最优买卖盘档位的即时行情。 |
2003年12月19日 |
上证所将于04年初发布上证50指数 |
花絮
周正毅案
周正毅
周正毅 2002年的身价为27亿元,中国富豪排行列第11位,上海富豪排行列第1位。周正毅在内地名气不大,却在香港被称为“上海首富”。周正毅 1960年出生于上海,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做过不少生意,但真正发大财是在1995、1996年间,当时很多国企排队上市,他收购了五六十家公司的职工股,当初购进时的股价大多为二、三元,价格很低,但上市之后价格惊人,一般都有几倍的涨幅,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倍。周正毅和妻子毛玉萍自称赚了好几个亿。
1997年,周正毅成立上海农凯发展集团,这是一家控股公司,是他所有企业的旗舰,旗下有数十家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企业体系,被称为农凯系。农凯系掌控的上市公司有5家——大盈股份、海鸟发展、徐工科技、上海地产和商贸控股,后两家在香港上市,曾控制富友证券和大通证券两家证券公司。
起初周正毅收购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盈荣股份,更名为上海商贸,然后将上海商贸的全部股权抵押给中银香港,从而获得21亿港元的授信额度。接着,周正毅用其中的15亿港元收购接近六成股权的另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建联通。当时这家公司的现金储备便有19亿港元,市值却只有20多亿港元,被严重低估。周正毅在内地做庄的徐工科技的基本面也相当不错,各地的公路建设和大兴土木为公司带来庞大的订单。
周正毅的主要问题是在上海和香港两线作战,资金链太紧张,最终在中银香港给他的21亿元贷款上栽了跟头。而且在股票市场上,农凯系从1999年6月至2003年5月间,最高占有徐工科技流通股约96%,股价上涨了400%。2003年6月7日,徐工科技开始8个跌停。2003年9月5日,周正毅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批准,被上海市公安机关依法予以逮捕。
杨斌案
杨斌
2001年福布斯中国第二富豪杨斌其实是在2002年落马的。杨斌是个退伍军人,后成为荷兰公民。1998年,杨斌成为内地A股广华化纤的第一大股东,并在1999年改名为欧亚农业,股价从9元/股涨到28元/股。他的最大手笔是在沈阳建立“荷兰村”地产旅游项目,其中的大部分(3,000亩)竟然是政府划拨,也就是无偿赠送。2001年7月,杨斌把“荷兰村”等项目打包在香港上市,公司也叫欧亚农业,募集资金6亿多元。
2002年9月19日,欧亚农业在香港停牌,原因是中国证监会函告香港证监会,欧亚农业存在涉嫌业绩造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公司自称1998年至2001年总收入达21亿元,但国家税务总局的调查结果是杨斌所有的公司资产总收入不足1亿元。2002年10月4日被捕。2003年7月14日,杨斌以虚报注册资本罪、单位行贿罪、伪造金融票证罪,被判有期徒刑18年。
艾克拉木·艾沙由夫案
艾克拉木·艾沙由夫
艾克拉木·艾沙由夫是2003年胡润推出的中国富豪第22位。艾沙由夫是新疆上市公司啤酒花的董事长,长期做庄操综该公司股票。2003年11月3日,艾沙由夫失踪。公司涉及担保额17.87亿元,应收款2.65亿元,其他应收款1.95亿元,逾期贷款 1.4亿元,预付账款4.88亿元。于是,股价从16元/股跌到4元/股,连续14个跌停板。
巴菲特买中石油
2003年真正让人看到希望的是香港股市,“非典”之后,香港市场的H股开始了一波壮观的大牛市。其中的一个主要推动力是美国股神巴菲特,他一反不买海外股票的惯例,于2003年3月通过在美国交易的存托凭证开始持有H股中石油。这震动了海内外的投资者,尤其是那些信服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内地人士。
三联商社重组郑百文
2003年7月至9月,三联商社重组郑百文,借壳上市。郑百文最早搞家电连锁店――如同国美和苏宁,但是扩张失败。1999年,郑百文关门停业,当时有效资产不足6亿元,而亏损超过15亿元,拖欠银行债务高达25亿元。董事长李福乾为高价配股虚报利润,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三联重组方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方案要求流通股2股换1股,不愿过户给三联集团的股票,公司以每股不高于2元的价格回购并注销。后来三联商社也沦为ST。
时代语录
那时,股市有一首流行歌《股民老张》,歌词为:九点半上岗,十五点离场,星期一到星期五天天都挺忙。炒股为哪桩,咱没太大理想,庄家要是吃了肉哇,跟着喝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