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必读 01月08日证券市场要闻及简评 行情直播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股市 > 行情直播 > 正文
 
操盘必读 01月08日证券市场要闻及简评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1月08日 09:09
唐肇毅
   上海证券报:央行再提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在贸易顺差高企短期内难以扭转的情况下,流动性过剩注定还会让央行大费周折。昨日,在新年的第一个周末,央行宣布,从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表示,去年以来,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回收流动性,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强调,虽然近几个月货币信贷增长有所放缓,但宏观调控成效的基础并不牢固,更重要的是由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被迫增加,贷款扩张压力较大。

    简评:根据历史数据,自2006年初至今我国已连续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2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执行9.5%的标准。市场预计这次0.5个百分点的幅度将冻结商业银行资金约2000亿元,不过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的经济学家大都表示,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太大影响。社科院金融所经济学家彭兴韵以及中信证券金融分析师杨丽青都表示,央行此举并不代表收紧银根,而只是对冲外汇占款造成的银行间流动性过剩,“因此,股市包括银行和房地产板块不会有大的影响,”不过汇丰银行经济学家屈宏斌和德意志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马骏有不同的看法,屈宏斌表示,准备金率的上调,压缩了银行的利差也减少了可放贷资金,“从这个角度说,对市场和商业银行有一些负面影响。”对于下一阶段政策走势的预测,雷曼兄弟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存款准备金率将作为央行吸取流动性的主要工具,未来将会频繁使用,他和摩根大通经济学家龚方雄都预测央行今年还将有三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年底将达11%。另一方面,今年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则是通胀的抬头,而加息则会作为对付通胀的主要工具,他预测年中CPI将会爬升至3%左右,而央行会在二季度加息27个基点。

    上海证券报:新股上市首日不再计入上证指数

    为进一步完善指数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宣布,自即日起,新股于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开始计入上证综合、新综指、及相应上证A股、上证B股、上证分类指数。此次,上证所考虑到未来沪市会承载大量的优质蓝筹公司,故及时对新股上市的指数计算方法做了调整。尤其是在新股上市首日后累计十个交易日才将其计入综合指数,此时的股票价格已基本趋于平衡。可见,这一调整不仅让指数能更真实地反映市场的平均投资收益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指数的投资标尺作用。

    简评:此前上证所新股上市后股指的计算方式是上市首日计入指数,是自2002年9月23日起开始实施的。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新规定的实施,将会对市场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可以让指数更真实地反映市场的平均投资收益水平。随着“新老划断”后新股发行节奏的加快以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盘股相继登陆A股市场,上证综指的失真问题再次引起市场的关注。股指失真的原因与“新股首日计入指数”有一定关联。据中信证券测算,由于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计入指数、股改对价股份上市不计入指数及总股本加权等因素,仅去年上证指数虚增量就达到415点。资料显示,上证所新股上市后何时计入指数的规定经历了一个由长到短的过程。在浦发银行1999年11月10日上市之前,上证所实行上市新股自上市满一个月后计入指数的方式;1999年11月8日,上证所作出决定,上市新股自上市后第二日起计入指数计算。而自2002年9月23日起,新股上市当日即纳入指数计算。由于新股上市价格普遍高于发行价格,采用新股上市当日即纳入指数计算方法,股指可望借新股上市当日的走高而受益;但与此同时,新股上市后往往会出现价格回落现象,相应地会对股指形成拖累。尤其当遭遇超级大盘股上市且被爆炒的情形时,大盘指数可借机获得上扬动力,反过来会遮掩其它个股下挫的事实,在市场上造成“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去年中国银行上市,就曾经出现股指大幅高开,而个股普跌的现象。

    中国证券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盘点清欠 17家未清欠公司负责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务必在2006年底前偿还所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一年多以来,在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市公司清欠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日前,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上市公司清欠工作发表了如下谈话。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违规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是对上市公司法人财产权的侵犯,是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和广大中小股东权益的违法行为,是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2006年初,证监会按照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要求,做出了“落实责任,严格执法,群策群力,深入开展清欠攻坚战”的具体部署,经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2006年的清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共有380家上市公司完成了清欠工作,清欠总额336亿元;此外,还有19家上市公司已完成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以资抵债、以股抵债议案的程序,预计将在近期完成清欠工作,涉及占用额合计54亿元。已完成和处于清欠程序中的公司共计399家,涉及占用总额390亿元,分别较2005年底下降93%和84%。2006年底,未能解决资金被违规占用问题的上市公司还有17家,涉及占用额92亿元,其中,三九医药占用额达37亿元,占未清欠额的40%。对这17家公司,中国证监会已经立案稽查,并将相关涉嫌犯罪的问题移送公安机关。

        17家未清欠上市公司名单

    序号证券代码公司简称辖区控股类型占用余额(万元)监管措施备注

    1 000999三九医药深圳央企控股 374158已立案主要责任人已被采取司法措施

    2 000583*ST托普四川民营控股 81716已立案

    3 600608 S沪科技上海民营控股 60205已立案主要责任人已被采取司法措施

    4 000688*ST朝华重庆民营控股 59136已立案主要责任人已被采取司法措施

    5 000921*ST科龙广东民营控股 53620已立案主要责任人已被采取司法措施

    6 000732*ST三农福建民营控股 49944已立案主要责任人已被采取司法措施

    7 000981兰光科技甘肃国有控股 46393已立案

    8 600155宝硕股份河北国有控股 43488已立案

    9 600728*ST新太广东民营控股 37612已立案

    10 600737*ST屯河新疆民营控股 37597已立案主要责任人已被采取司法措施

    11 000925*ST海纳浙江民营控股 25379已立案主要责任人已被采取司法措施

    12 000592*ST昌源福建民营控股 22129已立案主要责任人已被采取司法措施

    13 600338 ST珠峰西藏民营控股 15565已立案主要责任人已被采取司法措施

    14 000517*ST成功宁波国有控股 7207已立案

    15 600610中国纺机上海民营控股 2900已立案

    16 600313 ST中农北京央企控股 2749已立案

    17 000699*ST佳纸黑龙江民营控股 1588已立案

    合计 921387

    简评:近年来,证监会联合有关部门,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大对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的治理力度。2005年6月,证监会下发《关于集中解决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清欠措施和清欠进度,力争两年内清理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8月,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将股权分置改革和以股抵债相结合,探索了新的清欠方式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2006年5月,证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清欠工作的通知》,明确上市公司董事会对清欠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司董事会要建立对大股东所持股份“占用即冻结”的机制,坚决遏制“前清后欠”问题的产生;2006年6月28日,《刑法修正案(六)》颁布实施,明确了对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刑罚标准,加大了对侵占的刑事打击力度;国务院领导对上市公司清欠工作极为重视,指示各有关方面积极配合,抓紧解决清欠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来源:新浪财经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频道精选
 财经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下半年纠错性上扬可期
 产业深圳万人团购房活动过火 报名网站数次瘫痪  国际西方媒体妄指中国发动"货币战争" 我回应
 评论天士力丹参滴丸存在毒副作用?
 科教"神七"发射时间:首选25日晚9时10分左右  娱乐巩俐入新加坡国籍 娱乐公司欲5000万签刘翔
 视频共赢奥运--便宜坊让北京老字号更快更高更强  互动专题: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搜索: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