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叶檀:A股下滑不代表市场对国企改革投不信任票

2015年09月15日 07:23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大幅震荡,除银行、保险外,板块个股大幅下挫。

  国企改革方案要让时间来验证效果。由于涉及到国企薪酬体制改革、增加国有资本管理公司等内容,市场还处在观察的阶段。

  国企改革复杂异常,改革方案试图以管资本的方式,将所有的企业放到同一个平台上,在效率与市场化等方面提升国企的地位。

  对于选人用人机制,《意见》则提出根据不同企业类别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等不同选人用人方式。董事会按市场化方式选聘和管理职业经理人,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等。

  市场化用人机制落到实处比较困难。用人是权力机构的核心权力,目前央企一定层级的高管与官员之间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如果在专业岗位率先实行市场化选聘,如同一把盐撒到大海里,收效可能甚微。统计显示,自2003年以来,央企公示的高管人选中,来自于本系统内部的人选占42%,来自具有国资背景其他系统的人选占47%,只有11%左右的人选来自于外部。外部人员很难起到鲶鱼效应,不能瓦解内部人控制与权力控制的痼疾。

  对于民企来说,更担心的是国企在不公平的路上“做强做大”,这意味着国企继续得到大规模的廉价资源。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国企加大资产证券化率,则表示上市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国企会得到大头。并购重组在牛市会成为炒作的概念,在熊市则容易变成令人望而生畏的抽血机。

  从顶层设计来说,建立各类企业的公平竞争平台,使政府与企业、法治与市场有清晰的边界,这对提振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国企改革方案公布之后,不能仅靠一两天内的短期表现来检验它是否能提振市场信心,好的方案一定是着眼于长远。昨日A股虽然下滑,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对国企改革投下不信任票,而应当是前期混乱的预期与各种恐慌因素掺杂在一起的结果。

  严格的配资清理仍在继续。方正证券9月14日的研报显示,多家券商向信托发函要求限期妥善处理账户及资产,清理态度积极,实际操作上较为谨慎。

  另外,有言论表示,目前配资账户仓位普遍不高,平均在10%以下,而且停牌股票占比高。目前市场中停牌股票的市值占比为13%,这些股票无法清理,因此配资清理对市场影响有限。

  新的宏观经济数据与货币数据不佳,除了消费外,固定资产投资等均处于快速下滑通道。9月14日公布的8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环比下降7238亿元,再创历史最大单月降幅。摩根大通在9月12日的研报中表示,新兴市场外汇储备8月份减少1500亿美元,消耗速度加快。从新兴市场整体来看,债市和股市资本流动依然疲弱,成交量正在下滑。为了应对本币下跌,中国一定程度上会加大消耗外汇储备的规模。

  最后,本周正值股指期货交割,每逢股指期货交割,大盘基本都是大跌。14日三大期指主力合约大跌,中证500IC合约跌停,除上证50期货小幅贴水外,其他贴水较深。

  市场没有乐观的数据,上市公司的估值被逐渐拉低,对于债务与外汇储备的疑虑还在上升。在这样的疑虑消除以前,股市在急剧震荡中探底仍可能是大势。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