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农行甘肃分行的‘四融’平台这么好用!”,在“苹果之乡”甘肃省静宁县,当快递员把两袋化肥送到李康学的果园时,他惊喜地说道。47岁的南门村村民李康学借助农行甘肃分行“四融”平台手机版,足不出户就把化肥买了回来。
给李康学带来惊喜的“四融”平台,是农行甘肃分行为服务“三农”专门设计研发的“金穗四融”系统,该系统集融通、融资、融智、融商“四融”功能于一体,通过终端版、PC版、手机版三种载体,提供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的普惠金融服务,精准扶持“三农”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2014年10月28日,农行甘肃分行在定西市召开了服务三农“四融”平台投产上线新闻发布会,先期选择平凉、定西两市四县区布放终端开展试点,短短8个月时间内,试点地区平台注册客户已达到2.02万户,交易金额达7.14亿元。今年3月26日,“四融”平台手机版正式投产上线,宣告“四融”平台的系统开发全面完成。
“融通”:便捷服务在身边
“看着触摸屏,按提示输入号码,操作很简单,只要几步,马上就收到了手机缴费成功的短信提示,特别方便。”
2014年12月,在定西安定区李家堡镇一家超市,当地农民徐文娟正在布放于超市内的“四融”平台终端设备前进行取款、手机缴费等业务。她告诉笔者:“现在,存取钱和交电话费这样的小事情,我再也不用跑十几里地到定西城里去了。”
村民们刚取完钱,一条来自农行客服的提示短信就发到了这家超市老板、负责超市内“四融”平台终端设备运营的刘旺林的手机上。每一台终端设备都会有一张以设备运营负责人为户名注册的农行储蓄卡,村民取钱由负责人先支付现金,农行会将相应金额转入他的账号;村民存钱由他先收取,过后农行会从他的账号划走该笔交易金额。刘旺林说,“四融”平台比转账电话功能更强大,而且是村民们比较容易熟悉的触摸式操作,十分直观简便,几分钟就学会用了。
“‘四融’平台除了能为农民群众提供小额存取现、账户查询、转账结算等基础金融业务外,还可以办理新农合、新农保、话费、水电费等代缴费业务,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并且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农行甘肃分行互联网金融部负责人说,“‘四融’平台手机版的问世,彻底打破了“三农”客户网上交易、享受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并且界面简洁明快、易于操作。
“融资”:坐在家中得贷款
为了有效缓解农民的融资难题,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四融”平台积极主动对接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领域,并不断丰富自助服务功能。
“‘四融’平台能帮助农民实现自助办理‘双联惠农贷款’、‘自助循环贷款’、‘贴心贷’等贷款业务”,李正辉说,自今年3月底平台的贷款功能成功上线后,到6月末,已经有615户农民在“四融”平台上得到了2850万元贷款,帮助他们解决了融资难题,发展了生产。
“这1万元的贷款是我从手机上贷到的,又快又方便!”在甘肃省静宁县曹务乡唐山村,苹果种植户高安平第一次没有跑银行,在家里通过手机就获得了贷款。
高安平的手机今年4月安装了农行甘肃分行服务三农“四融”平台APP,通过这个平台,他可以轻松快捷地享受到包括小额贷款在内的各类基础性金融服务。在静宁县,已经有许多农民通过手机在使用“四融”平台。
“我光在手机上这么点几下,1万元贷款就打到了我的惠农卡上”,指着自己的智能手机,高安平惊喜地说。
与高安平有着同样惊喜的红寺乡吊岔村村民吴虎林也获得了4万元的贷款,与高安平所用载体不同的是,吴虎林是在“四融”平台终端版上操作的。吴虎林说,通过触摸屏点击几下就能从银行贷到款,这在以前自己想都没想过。
“融智”:轻点屏幕学技能
受各种因素和条件制约,甘肃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金融知识了解也很少。知识和能力不足,也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民发展经济的瓶颈之一。2013年,为切实解决农民发展产业过程中缺信息、缺技能的问题,农行甘肃分行组建起了一支由农行客户经理、担保调查团队、专家库和乡村干部组成的6000多人的辅导团队,开展集中辅导,送三农知识、送致富技能、送金融产品上门,帮助贫困农户发展致富产业。
“四融”平台问世后,农行甘肃分行将“三农金融辅导”的内容绝大部分移植到了平台的“融智”功能上,即降低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又使得农民更直观、更便捷、更有针对性地获得知识和技能。
“我省哪些农作物良种可享受补贴政策?”、“国家为什么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政策?”、“苹果树的栽培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平凉市静宁县仁大乡南门村,村民陈克明每次来到“四融”平台终端前,都要点击“惠农融智”图标,打开里边的页面浏览一阵儿。
“每次一打开页面,各种政策、技术就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一样琳琅满目,想了解啥,就由着你去选。”陈克明说。笔者了解到,农行甘肃分行以惠农服务点为主阵地,除在全省打造1.6万个“农民大学堂”外,“四融”平台上为农民释疑解惑的新渠道——“融智”功能,农民不仅可以知晓国家政策、农业知识,还可在线向专家咨询或留言请教,彻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融商”:致富有了“大数据”
在与农户们分享“四融”平台带来的便利时,笔者发现,最让他们津津乐道的是平台的“融商”功能。据了解,“融商”能在农产品销售、农资购销和劳务信息方面,为“三农”客户提供交易撮合、资金监管、商户管理和金融服务。系统提供全国各大农产品交易市场行情实时查询功能,并根据客户发布的购销信息,对大宗农产品的供求双方进行交易撮合,双方达成意向后具体协商和签订合同。买卖双方达成一致时,买方通过系统支付货款(全额或部分)至农行中间账户,收到货无异议时,农行将货款打入卖方账户。在商品买卖中,农行提供了第三方资金托管服务。
甘肃既是农产品产销大省,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大宗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几乎每年都有。“面对农产品滞销,我们借助自身电子网络联结城乡、客户遍布全国、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而建设的‘融商’平台,可以说是把农行打造成了三农的‘电商’,目的就是要有效突破农产品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买难、卖难问题。”李正辉说。
“有了这个机子,再也不用跑冤枉路了,又方便又好用!”,在平凉静宁县李店乡薛胡村的农行惠农服务点,村民胡笃顺高兴地说道。作为村里的苹果收购大户,胡笃顺告诉笔者,每年10、11月份是苹果收购旺季,自己去年已经在“四人”平台终端上完成了37笔订单交易,累计金额达979万元。要是在以前,自己得开着三轮车走村入户,挨家挨户收购,折腾人又费时间。现在只需在农行的电子触摸屏上用手指点一点,就能完成收购和交易,非常省心省力。
据悉,截至今年6月末,农行甘肃分行已在全省布放服务三农“四融”平台终端2501台,累计注册客户8.8万户,发布购销信息3.6万条,“惠农融商”累计交易1.1万笔,交易金额达到10.46亿元;“惠农融通”交易笔数41.36万笔,交易金额6.04亿元。
农行甘肃分行行长韩国强表示,事关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和核心瓶颈,‘四融’平台都有相应的考虑和设计,这对促进农业发展、优化金融环境和加快甘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进程,推动甘肃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农行甘肃分行将“四融”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列为服务“三农”工作的头号任务,年末力争推广到全省60%的县,布放终端10000台,2016年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