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春来好耕田 金融水无声 农民“组团”到大银行贷款

2015年03月26日 10:20    来源: CE.cn    

  “拿到了农行20万元贷款,我就可以安心地去买种子买肥料了。”在温州市仟社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平阳县区域内的一处农田里,农户李传付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了农民融资的话题。

  “以前到了春耕备耕,钱不够只能靠面子向亲戚朋友借,借的次数多了都不好意思。”他说这次之所以能够顺利从农行拿到这笔高额的贷款,是因为2012年仟社合作社与农行平阳支行的一次亲密合作。

  接着李传付的话,温州市仟社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邱珍君向记者道起了往事。4年前,28岁的邱珍君成立了温州创意农业有限公司,向平阳县当地的农户收购水稻,带动农民致富,然而农户们却困于“融资难”的问题只能小规模耕种土地,水稻的产量远远达不到邱珍君心中的要求。

  “当时我就想,如果能找到银行贷款给农户,不仅农户们可以扩大种植规模,走出高息借贷的泥潭,而且也能解决公司水稻收购量不足的大问题。”为此,邱珍君积极奔走于各大银行寻求贷款合作,然而,由于分散在各个合作社的农户“各自为政”导致数量上缺乏优势,银行大多拒绝了邱珍君提出的合作设想。

  首次“战败”之后,邱珍君迅速调整思路,成立仟社合作社并联合100多户农户寻求农业银行平阳支行的合作。这一次,农行平阳支行向邱珍君抛出了橄榄枝,同意授信80万元的贷款额度给合作社。就这样,合作社的农户们顺利拿到了第一笔贷款用于田地的租赁和设备的购买,水稻的产量也节节高升。

  通过合作社的搭桥牵线,越来越多的农户拿到了贷款。2012年贷款总额80万元,2013年就增长到700万元,到了2014年就已经破千万,达到1200万元。“如今,我们合作社聚集了平阳县内700多户小型合作社,种植面积总计3000多亩,一年下来,早稻和晚稻合计每亩的产量为2000斤,效益蒸蒸日上。”邱珍君说,“农行平阳支行授信给我们的贷款额度有2000万元,目前1500万元的贷款额度已经下达,这些钱对于正在备耕春耕的农户们来说,就像是一颗定心丸。”

  农行平阳支行负责人表示,对于分散在各个小型合作社的农户们来说,能够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解决融资难题是他们心中的期盼,由规模较大的合作社牵头联合其他小型的合作社和农户一起向银行申请贷款,为金融活水灌溉农田,助力农业发展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模式,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农行是各大银行中唯一一家成立三农事业部,专职推进三农业务的银行。在温州,农行从上到下都有专职的“三农”机构与团队。统计显示, 到2月末,农行投向县域的贷款合计644亿元,比年初增长7.57亿元,占全部增量的101.47%。农户贷款余额18.04亿元,比年初增长0.52亿元,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27个百分点。(农行浙江温州分行 林蕾蕾)

(责任编辑:关婧)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春来好耕田 金融水无声 农民“组团”到大银行贷款

2015-03-26 10:20 来源:CE.cn

  “拿到了农行20万元贷款,我就可以安心地去买种子买肥料了。”在温州市仟社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平阳县区域内的一处农田里,农户李传付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了农民融资的话题。

  “以前到了春耕备耕,钱不够只能靠面子向亲戚朋友借,借的次数多了都不好意思。”他说这次之所以能够顺利从农行拿到这笔高额的贷款,是因为2012年仟社合作社与农行平阳支行的一次亲密合作。

  接着李传付的话,温州市仟社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邱珍君向记者道起了往事。4年前,28岁的邱珍君成立了温州创意农业有限公司,向平阳县当地的农户收购水稻,带动农民致富,然而农户们却困于“融资难”的问题只能小规模耕种土地,水稻的产量远远达不到邱珍君心中的要求。

  “当时我就想,如果能找到银行贷款给农户,不仅农户们可以扩大种植规模,走出高息借贷的泥潭,而且也能解决公司水稻收购量不足的大问题。”为此,邱珍君积极奔走于各大银行寻求贷款合作,然而,由于分散在各个合作社的农户“各自为政”导致数量上缺乏优势,银行大多拒绝了邱珍君提出的合作设想。

  首次“战败”之后,邱珍君迅速调整思路,成立仟社合作社并联合100多户农户寻求农业银行平阳支行的合作。这一次,农行平阳支行向邱珍君抛出了橄榄枝,同意授信80万元的贷款额度给合作社。就这样,合作社的农户们顺利拿到了第一笔贷款用于田地的租赁和设备的购买,水稻的产量也节节高升。

  通过合作社的搭桥牵线,越来越多的农户拿到了贷款。2012年贷款总额80万元,2013年就增长到700万元,到了2014年就已经破千万,达到1200万元。“如今,我们合作社聚集了平阳县内700多户小型合作社,种植面积总计3000多亩,一年下来,早稻和晚稻合计每亩的产量为2000斤,效益蒸蒸日上。”邱珍君说,“农行平阳支行授信给我们的贷款额度有2000万元,目前1500万元的贷款额度已经下达,这些钱对于正在备耕春耕的农户们来说,就像是一颗定心丸。”

  农行平阳支行负责人表示,对于分散在各个小型合作社的农户们来说,能够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解决融资难题是他们心中的期盼,由规模较大的合作社牵头联合其他小型的合作社和农户一起向银行申请贷款,为金融活水灌溉农田,助力农业发展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模式,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农行是各大银行中唯一一家成立三农事业部,专职推进三农业务的银行。在温州,农行从上到下都有专职的“三农”机构与团队。统计显示, 到2月末,农行投向县域的贷款合计644亿元,比年初增长7.57亿元,占全部增量的101.47%。农户贷款余额18.04亿元,比年初增长0.52亿元,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27个百分点。(农行浙江温州分行 林蕾蕾)

(责任编辑:关婧)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