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实体经济仍是货币政策“主战场”

2015年08月10日 07:4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俊岭

 

  上周末,两项重要经济数据出台: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涨幅创今年以来新高;前7月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7.3%,出口压力仍然较大。棋至中盘,数据有喜有忧,宏观政策如何出招?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企稳、含金量提高、新旧动力交接的关键期,下行风险不容轻视,未来货币政策仍将在稳健的基础上强力支持实体经济。  

  增速企稳 物价温和

  针对本轮“猪周期”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分析,由于从小猪饲养到出栏一般几个月时间就能完成,因此猪肉上涨问题并不会长期存在,货币政策也不会因为某一个商品的上涨就改变走向。不过,鉴于猪肉价格占CPI比重较大,猪价持续反弹将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幅度有所限制。他预计,下半年还有降息降准空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介绍,前期猪肉价格较低,养殖户积极性不高,生猪存栏量减少造成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对CPI影响较大。同时,暑期外出旅游人次增加引起飞机票和旅游价格上涨,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另一方面,部分工业行业价格降幅扩大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价格环比由升转降则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形成拖累。

  相比于物价的波动,宏观经济开始企稳、增长含金量更足则正成为众多经济学家的共识。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看来,上半年经济表现可谓“稳中求进”,其中“稳”表现在7%的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进”表现在调结构、转方式、深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货币政策“六路并进”

  业内人士表示,要了解货币政策在“下半场”的取向,央行最新发布的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无疑是绝佳的信息源。央行在报告中表示,未来仍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特别是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报告》透露了六方面关键信息:一是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是继续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落实好“定向降准”相关措施,发挥好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政策的作用,助力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三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四是加强市场基础性建设,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高效的投融资市场;五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六是建立健全风险预警、识别和处置机制,注重稳定金融市场预期。

  “目前货币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大体的模式,即在稳健的基础上加入很多诸如定点、定向、区间管理这样的创新理念与做法,以期配合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正处于转型阵痛期的实体经济。”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本报记者说。

  定向发力 经济复苏

  资金滋润实体,经济复苏可期。多位经济学家表示,随着经济调整分化中传统力量持续下行、新兴力量逐步壮大,中国经济在今后一个时期的表现日益取决于新旧动力能否平稳交接。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调控难度虽大,但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需要指出的是,银行作为实体经济融资的主要来源,其实日子并不好过。银行的难处在于贷款利率降不动,而互联网金融产品又以较高的收益从银行分流了存款,因此银行也不敢主动降低存款利率,这就增加了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董登新预计,相较于降息,降准将在不涉及利率定价的情况下释放更多流动性,所以效果可能会更佳。

  董登新进一步指出,在新旧动力更替的过程中,经济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都会集中显现,如何让资金更多地流向新领域而非落后产能,便成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货币政策调控的难点。“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还有很多落后产能没有被市场淘汰,因此货币政策执行中,要注重发挥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来打通新兴产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而不是把落后产能救活。”他建议。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