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80后女股民5月底入市先赚10%后遭腰斩 最终割肉出局

2015年06月30日 18:58    来源: 扬子晚报     

  80后股民黄女士昨天也割肉出局,她5月底入市,6月份斥巨资全仓买入一只股票,曾经小小获利10%之后,最近几近拦腰斩,昨天她实在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表示愿赌服输,全仓割肉出局。

  昨逢“双降”后首个交易日:沪指剧震10%大跌3.34% 后市将有“熊出没”?

  昨天是央行“双降”后的首个交易日,早盘沪指跳空高开96点,但全天剧震,从最高4297.48点到最低3875.05点剧震422点震幅10%。证监会官微下午紧急贴出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对“两融”的回应后有所企稳。连日来,惊心动魄的“大片”频频在A股“上演”,不知所措的股民处于“恐惧和贪婪”的“两极”,昨日割肉的割肉,满仓的满仓。后市究竟会触底反弹还是熊出没?

  盘面

  继续暴跌险守4000点

  1500只个股跌停

  周一是央行“降息降准”后首个交易日,A股大幅高开,但好景不长,空头很快砸盘,沪指早盘震荡下行,洞穿4200点、4100点。午后大盘继续下探,4000点、3900点连连失守。午间证监会紧急发布两融情况,股市小幅回升。大盘止泻,做空情绪有所缓和,沪指跌幅收窄,整日震幅高达10%。截至收盘,沪指报4053.03点,跌幅3.34%;深成指报收13566.27点,跌832.52点,跌幅5.78%。创业板指报2689.76点,跌幅7.91%。

  盘面上,钢铁、地产、券商、煤炭、石油等权重股砸盘不止,仅有银行及保险板块强势翻红,酿酒、中字头、运输服务等蓝筹板块相对抗跌。市场环保绿再现,建材、互联网+、传媒娱乐、通信设备等33板块跌超8%,钢铁、地产、券商股持续砸盘,均跌超6%,煤炭、石油股跌超3%。地热能、网贷概念、信息安全概念股跌停,电商概念、装饰园林、智能医疗等近30个板块跌超9%。

  个股方面,两市逾1500只个股跌停,超2100只个股下跌,仅200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逾1.5万亿,较上一交易日上升。

  消息面上,证监会罕见午间护盘,证监会在盘中就两融问题紧急发布官方微博,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表示,将按照证监会的部署,继续规范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按测算,融资业务规模仍有增长空间。

  昨天下午市场传言证监会将暂停IPO,华泰证券(601688,咨询)研究所金牌分析师罗毅表示:暂停IPO这个应为谣言,因为现在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不会变的,注册制的大方向也是不会变的,在这个前提下,管理层不会考虑暂停IPO。

  从全球来看,A股并不孤独,全球股市都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希腊周日宣布资本管制,日本股市大跌2.8%,欧洲遭遇“股债双杀”,德国股市目前暴跌逾4%,英国股市下跌逾2%。

  后市

  是熊出没还是会触底反弹?

  慢牛声音占主导

  “恐慌情绪加剧,两融额度都快无人问津了。”昨日,南京一家本土券商的分析师介绍,他们营业部风险控制做得比较好,所以昨天没有爆仓的。但据他所知,昨天有些场外配资的是紧急平仓了。而在他看来,这正是跌到底部区域的信号。“把风险跌没了,反而比较安全了。不过让人担心的是市场的人心有些散了。”他介绍,“前几天我们融资融券的额度非常吃紧,想融的人挤破头。现在额度好宽松,都快无人问津了。”尽管如此,他也认为,接下来还是慢牛,不会是熊。

  评论员老艾则坚定认为,报复性反弹一触即发。随着杠杆资金的撤离完毕,导致本轮大跌的最大因素将会消失,市场将会重返牛市通道,4000点会成为中长期底部。从昨天的走势看,盘中走出了一个小的V形反转,收了一根长长的下影线,虽然一度跌破120日线这个很重要的牛熊分界线,但并没有收在这条线下方,所以目前仍在牛市通道内。而经历了这一轮惨烈的下跌之后,市场的杠杆率将会大大下降,后市将会形成真正的慢牛走势,将会逐渐收复5000点,市场的信心和牛市氛围将会再起,将会推动市场继续沿着牛市通道往上走,最终走完牛市的下半程。

  巨丰投顾郭一鸣认为,大盘短期4000点下方基本见底,连续暴跌基本告一段落,后期将以反弹为主,但指数仍有反复。仓位较重的,可适当高抛低吸做差,而仓位比较轻的,可逐步逢低加仓。

  股民故事

  A

  扛了几天受不了了终于忍痛割肉

  连续暴跌造成利润回吐,每一天的暴跌都拷打着小散户们的心。南京股民姚女士昨天痛心疾首,前段时间盈利的钱,眼看着就要全部回吐了,担心伤及本金,有了割肉的冲动。“想想以前都挨过好几个跌停板,现在再退出有些不理智,但手下一直无法控制,直到割肉了一小部分才安心。”姚女士表示,最近几天每天都满仓跌停。“虽然听老股民说快到底了,但毕竟还没到啊!”姚女士表示,再度进入市场时,要学习设立止损线,决不允许这种深度套牢的状况再出现。

  80后股民黄女士昨天也割肉出局,她5月底入市,6月份斥巨资全仓买入一只股票,曾经小小获利10%之后,最近几近拦腰斩,昨天她实在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表示愿赌服输,全仓割肉出局。

  B

  高估“双降”利好上午补仓再被套

  “本以为‘双降’是超级利好,没想到‘市场底’比‘政策底’低那么多。”股民陆先生郁闷地说,昨天上午补仓的一批“子弹”全部躺在了跌停板上。陆先生上周五还是半仓,虽然手中个股收盘时全跌停,但忍住诱惑没有冲进去,他规划好等到跌破4000点再补仓。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周末“双降”政策突如其来,他上网研究了一大堆专家解读,“一边倒”的声音说是“高开”是大概率事件,有的预测反弹400点。“我必须赶紧抄底抢反弹啊!”陆先生周末从余额宝里取了一笔钱。昨天开盘前,他打开炒股软件,发现持仓股一片红彤彤,很开心,很快几只持仓股跌绿,他果断补仓,想好趁反弹可以做T。下午,大盘跌破4000点下探3875点,他的持仓股几乎全跌停。陆先生苦笑着说自己这叫“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一折腾浮亏更多了。

  C

  空仓老股民满仓抄底跌停板

  南京资深股民肖先生有200万资金量,6月初见苗头不对彻底清仓,昨天在3800点全仓买入。跟许多新股民想的不一样,对于“双降”他有两手准备,如果大盘高开高走就不跟进,如果大盘跌破4000点就满仓进。“早就看好了,今年3月在上涨时有个跳空缺口在3864,这轮下跌应该回补,我一看下午果真到了,赶紧动手买入。”他分析说,考虑到创业板风险太大,买了两只跌停的中小板小盘股。他认为,后市再跌空间有限,以全仓博反弹,获利10%就全抛。抛掉后资金腾出来打新,他对打新情有独钟,之前空仓时资金就曾打中两只新股,一只昨天涨停板打开抛掉获利颇丰,另一只昨天上市秒停44%。

  D

  “最背”中签者新股上市次日就开板

  昨天盘中剧震10%,午后开盘不到十分钟,上周五上市的国泰君安(601211,咨询)即打开涨停板,涨幅急速回落至4%上方报29.18元,成为自去年IPO开闸以来次日打开涨停板的首例。南京股民夏女士好不容易打中了国泰君安,昨天一看开板赶紧挂单卖出。而当时可能“出货”的人太多,甚至造成“堵单”,过了一会才以31.20元的价格成交。后来收盘国泰君安仍报31.22元,涨幅10.01%。但夏女士表示,新股一旦涨停开板,后期就不太稳定,还是落袋为安较好。“已经赚58%了,不能太贪心。”

  “市场底”初现千点,大跌后可越跌越买

  周一的市场仅小幅高开,便再次出现大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趋势的力量,在逼近4000点时,管理层表态,说明“政策底”已出,但“市场底”会滞后。周一大盘一度击破4000大关,跌到我们前期提示的调整极限3856-3886区域,随即止跌回升,收在4000之上。经过千点暴跌后,我们认为这波调整空间基本达到,虽然时间上还不够,但底部区域已初步显现。

  今天走势下跌空间已不大,大盘会随时出现反弹

  盘前我们也提到,股市是一个极端的情绪化市场,经常是涨过头,也跌过头。市场一旦真正形成下跌趋势,可就不是能够轻易扭转的了,“双降”的利好并没有改变目前大盘下跌的惯性,其中杠杆融资盘的强行平仓仍是此次连续暴跌的罪魁祸首。周一在击穿4000大关,真的杀到我们前面提到的大盘调整极限区域3856-3886后(半年线位置),抄底资金开始出手,周二大盘下跌空间已不大,应随时有向上反弹可能。

  大盘从最高点5178,跌到了周一的最低点3875,两周跌掉了1303点,跌幅25.16%。2007年5月30日,管理层突然上调印花税,大盘从4335点一直跌到3404点,5天跌了近1000点,最大跌幅是27%。目前看这一波大跌已堪比“5·30”暴跌了。从调整空间看,已基本到了位了,跌到这个份上,短线风险已充分释放,此时已到了机会大于风险的时候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之前曾连续发表文章,表示4000点是牛市的新起点。目前已调整到了这个重要节点。

  今天操作战胜内心恐惧,千点大跌后可越跌越买

  上周五收盘后,我们对大盘底部出现的条件提出要有两个重要条件:什么时候当市场恐慌到了极点,当融资盘接连爆仓,市场一片哀嚎的时候,中期调整就快接近尾声了;而当大多人绝望、甚至割肉离场的时候,真正的底就来了。而目前大家看这两个条件快成了,周一的大跌,在半年线出现恐慌盘和融资爆仓盘,都是亏钱割肉盘,这也是大盘中期底部出现的一个信号,此时,极度恐惧已占据了主流,而这些割肉盘也往往割在地板上。

  目前投资者应做的是要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敢于在大多数人拼命逃离的时候出手抄底。当然,此时出手并不能保证一定是抄到最低价,但一定是在底部区域。在抄底时应分批加仓,对自己手中的个股,或者看好的个股分批逐步吸纳,以降低成本和风险,后市大盘止跌反弹,应会很快解套获利。周一我们要大家关注的3只个股,都随大盘出现深幅调整,不过,由于连续大跌,后市大盘一旦止稳,将随时反弹回升,后市仍可逢低继续吸纳。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