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外汇管理新政减少99%跨境交易量

2015年06月02日 16:55    来源: 新华网      何欣荣

  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自去年5月外汇管理部门在自贸区推出“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以来,区内已有66家企业通过业务备案许可,试点账户累计收支规模达到635.8亿美元。由于新政策降低了外汇管理成本,推动了自贸区内的总部经济从业务运营型向资金运营型升级。

  据了解,2014年在自贸区试点的外汇管理新政策,整合了前期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外币资金池和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账户的功能,形成“三合一”账户体系。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负责人的说法,新政策实施后,跨国公司可以集中管理境内、境外成员的外汇资金,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降低汇兑成本和结算成本,切实为实体经济服务。

  从近一年的试点看,新政策为企业带来了三方面的便利:

  一是境内外资金互通有助于企业对境内外的外汇资金实现一体化管理。根据新政策,集团可以同时开设外汇资金的国内主账户和国际主账户。在备案额度内,集团从海外融入的低成本资金,可以提供给有资金需求的国内企业使用,从而降低总的融资成本。

  二是通过集中收付汇和净额轧差,大幅减少跨境交易量,提升企业的全球结算效率。比如,IBM以自贸区内公司作为主办企业开展集中收付汇业务,试点的第一个月,即将集团每月800笔的原始交易量节省至28笔。预计2015年IBM会将每月8000笔的原始交易量减少至50笔左右,节省99%的跨境交易量。

  三是为银企的跨境金融合作带来新机遇。目前,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在内的16家银行参与了业务试点。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也为银行带来结算量、存款、结售汇等业务量的提升。

  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表示,目前区域内共有包括营运中心、地区总部、亚太营运商等多种形态的各种总部经济企业260家,涵盖贸易、物流、加工、航运、国际采购、融资租赁、服务贸易七大类型。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提升了企业在全球配置资金的效率,推动了自贸区内总部经济的转型升级。(记者何欣荣)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