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执笔 戴蔚珑
【农村金融时报】
长期以来,“融资难”和“融资贵”像一对“魔咒”,困扰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三农”、小微等薄弱领域,问题更是突出。
去年以来,央行创新性地使用了各种再贷款、PSL和定向降准等结构性工具,力图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探寻融资难题的成因,不难发现,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确实有其自身的原因,经营风险大、缺乏抵押物,尤其在经济下行阶段,确实让不少银行“市场化”地选择了退避三舍。但真正追究起来,小微难贷,银行惜贷终究还是由于市场化不足造成的。
一方面,金融机构的非市场化。众所周知,在大中城市,企业的融资选择非常丰富,“上街一看十几家银行”,总有一家适合自己。然而对于大多数处于县域和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来说,情况就不那么乐观。我国的银行系统主要是几家大型国有银行主导,缺乏专门服务小微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小型银行,大大限制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来源。
另一方面,借贷主体的非市场化。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国有企业的政府隐性担保,以及一些对资金价格不敏感的低效部门占用了太多的信贷资源,严重挤占了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机会。
一面“源头”不足,一面又遭“截流”,小微企业的资金“饥渴”可见一斑。再加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小微企业的境地已是四面楚歌。
融资难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融资贵蚕食着实体经济的利润。在当前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化解这一痼疾,笔者认为,市场化改革是关键,也是根本出路。
针对“源头”不足的问题,需要不断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目前监管部门已经放开了民营银行的限额,给银行业的充分竞争引入金融“活水”,也给小微企业带来更多精准“滴灌”的机会。未来,还应当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开市场,设立更多的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不断培育信托、租赁、担保等金融新业态,同时积极引导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一个定位互补、合作共为的融资网络。
同时,针对低效需求挤占问题,要有勇气打破刚性兑付,促进预算硬约束的配套改革,加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金融资源在国有部门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私有部门之间合理配置。
当然,缓解融资难题要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同时也要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补充性地调控,在金融监管以及宏观调控的政策上,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市场化的根本前提下,银政合作等政府的合理介入,也是发展小微金融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