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的两会注定是互联网金融人铭记的两会。去年的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互联网金融,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今年李克强总理在回顾2014年工作时赞誉,“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两会代表委员更是热议互联网金融,掀起了阵阵旋风,众人期盼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台。本期针对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网贷行业的四大热点问题采访了多家公司高管,听一听他们对互联网金融的真知灼见。
■本报记者 李 冰 见习记者 刘 琪
2014年互联网金融被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成为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一年。根据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集团给《证券日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余额宝资产规模达到5789.36亿元,在余额宝身后,还有它带动的庞大的宝宝军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互联网理财产品用户规模为7849万元。
另一种互联网金融的形式P2P在国内也是方兴未艾,目前国内P2P行业规模也已是全球最大。易观智库的研究显示,2014年国内P2P行业规模达2012.6亿元,2014年新上线的网贷平台就超过900家。然而在迅猛成长的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尤其是其中的重灾区P2P不断传出跑路或是诈骗的丑闻。2014年全年出现提现困难或倒闭的P2P平台数量达275家。央行行长周小川两会期间在记者发布会上说,除了P2P网贷之外,网络支付、互联网理财等其他几项互联网金融业务整体发展比较健康。从总体上来讲,互联网金融要逐步制定一些适合互联网业务的规则。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互联网金融业界领军人物,听听他们的真知灼见。
如何分类监管
实现多层次监管体系?
中瑞财富CEO张巍薇:分类监管其实是比较符合行业发展实际的一种监管方式,就是要做到有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事。对于网贷行业而言,我觉得按照线上线下交易方式的不同或者资产类型的不同等角度来进行分类监管都不具备可行性。在理论上,通过对公司总体能力的评价来进行分类具有可行性。评价指标如股东信用、资本情况、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安全、信息透明公示、管理团队能力等,根据评价结果进而进行分类监管。
壹文财富董事长李宾:比起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业的监管面临的问题要复杂的多,我很认同建立跨部门的监管体系的说法,因为互联网与金融的跨界融合,改变的不仅仅是原有的金融业态,更突破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界限,具备明显的跨行业、跨市场的特征。原有金融行业的分业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的跨界特性了。要建立多层次的互联网监管体系,首先要建立起“跨部门”、“跨地域”的监管体系,建立包括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工商、工信、司法等相关部门在内的联席会议制度,再明确各部门的分类监管责任。
91金融创始人、CEO许泽玮:第一,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手段是互联网,因此其监管也应该使用互联网思维来解决。第二,政府可以整合一个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监管口,专门监管像91金融这样的综合性企业,从而简化监管程序,进一步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第三,刚性方向原则和软性监管空间相结合。
蚂蚁金服新闻发言人张道生: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机制是以行政监管为主、市场监管为辅。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这一机制已经逐渐难以满足金融行业发展的需求。改革的下一步方向应该是加强市场监管,释放市场活力。
拥抱监管
就必须设立门槛吗?
蚂蚁金服新闻发言人张道生: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蚂蚁金服去年年会上给公司订立的十六字方针中,主动提出了“拥抱监管”。最近,马云在证监会的一次演讲中,再次提出要拥抱监管。我们认为监管办法的出台给行业划清了底线和红线,明确了这些后,有利于企业放开手脚去创新发展。而且对真正有志于通过互联网去发展普惠金融的行业参与者来说, 只有规范才能收获长远。监管未出台之前,行业可以选择自律。互联网金融中目前最为成熟的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历程便是最好例证。诞生初期,第三方支付和现在P2P、股权众筹等类似,也处于身份不明,法律地位模糊的状况。为了打消监管部门和用户的疑虑,支付宝等企业在央行未做要求的情形下,就主动每月向央行报送经营数据。同时面对巨额的沉淀资金,自捆手脚,主动将其托管到银行,防止被随意挪用。
正是因为良好的自律,第三方支付行业顺利度过了监管办法出台前的日子,随后迎来了大发展。
京东金融副总裁姚乃胜:监管肯定要设定合适的门槛,我们也理解监管其实是为了保护创新。
事实上,按照传统的监管办法,是订好规则划出一个圈,然后大家在里面不越出这个圈子,但目前来看,其实我们和旧有的监管规则是不平衡的。我们会和监管层一起保持持续的沟通、创造,双方都在想怎么给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活力,是否真正控制了风险,是否给消费者、商家、供应商带来了好处。
中瑞财富CEO张巍薇:对于监管,我们一直是比较赞同对互联网金融设置监管门槛。一方面,对于一直规范经营的平台起到了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适当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也可以减少行业中“跑路”、“欺诈”等情况,从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投资人的利益。
对于设置门槛的建议,我认为应该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注册资本,我认为1000万元的注册资本是个节点,在此之下的平台资金实力等方面可能略显薄弱,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弱;第二是明确平台不碰资金这条红线。所有的交易都应该通过第三方资金托管账户进行;第三就是对平台信息透明度的要求。要充分进行信息披露,这里还是希望监管层能够提出明确的要求;第四是坚持项目一一对应,坚决不做资金池。许多P2P平台出现问题都是因为期限错配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这条其实是与第二条相辅相成的。
壹文财富董事长李宾:当“互联网+”遇到金融,改变的是金融交易的范围、人数、金额和环境。交易量的猛增、换手率的猛增,增加了风险的可能性。互联网带来的金融渠道革命决定了监管不得不管,门槛不得不设。而正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在集体呼吁“求监管”“求门槛”。门槛的设立既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又要兼顾资金安全,因此凡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都要严格监管,其他的就可以适度管理、区别对待。
建议在平台资质、行业准入门槛、从业人员金融背景等方面出台硬性指标,从源头过滤问题平台。同时将保障投资人利益及资金安全的具体措施包括风险备付金账户、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坏账预警机制等纳入细则中,推动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
互联网
金融监管
刚性兑付该不该打破
风险准备金能“兜底”吗?
玖融网CEO王鹏:我觉得原则上应该打破,从长远来看也应该打破。但是结合中国国情和P2P在国内的发展阶段,全面打破刚性兑付将是个逐渐的过程,现阶段不宜打破。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刚性兑付作为一定时期的特殊产物,具有明显的非市场化特征。金融的核心是信用,信用的关键在于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摊和确定合理的风险对价,让市场在信用形成和维系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刚性兑付对市场机制的发挥产生了直接阻碍,风险阻塞在金融体系内部,缺乏有效的疏通,长此以往其中隐忧必将凸显。所以,从长远来看,应该打破,这也是中国当前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的关键步骤。
风险备用金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托管才能起到防范风险,保护投资人的作用,何为真正意义上的托管,我认为,其一,要实现公开实时查询,允许任何一名投资人随时随地查询账户余额;其二,平台不能随意支取,每笔支出都应受银行监管。针对现阶段国内P2P平台良莠不齐的现状,我觉得有必要强制执行风险备用金制度。
金信网COO安丹方:从P2P公司信息中介的法律属性看,监管部门现在严令禁止的平台自担保是高度符合法学理论的,但目前风险保障金是否属于自担保范围尚未有定论。监管层应尽快明确风险保证金法律定位。
风险保证金一定要注意托管的问题,因此建议监管层设立强制性法律规定,要求平台将风险保证金托管,同时指定接收托管的主体。目前,担保公司的保证金是由银行托管,建议P2P的资金托管也由银行来做。
宝点网CEO杨勇: 我认为刚性兑付应该被打破。它存在的初衷是为了推动理财新业务,让投资者消除疑虑,也是为了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防止因投资者亏损诱发群体性事件。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以及投资二元结构的变化,这项规定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客观现实,尤其对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很不利,现在它的存在是弊大于利,所以有理由将其打破。
关于风险准备金我的观点是必须强制执行。比起大额项目逾期的资金,风险准备金的偿还能力确实有限。但它的建立更像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暗示,是网贷平台经营者向投资者表明责任心的一种表现,对于平台和投资者而言,它是一层安全保障。对于小额的逾期项目风险准备金也确实具备偿还能力。
速帮贷首席风控官郑春香:刚性兑付”的现象在短期内仍不可打破,它是我国金融市场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现阶段我国征信系统尚不完善,借款人造假及违约成本极低,平台的风控审核如果不受刚性兑付的约束,则平台就会存在做大交易量,故意放松审核的道德风险。而保持“刚性兑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打消投资人疑虑,维护金融产业稳定发展的作用。但是这与“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又背道而驰,不利于对投资者进行必要的投资风险教育,因此我认为,刚性兑换需要有序打破,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打破刚性兑付就意味着“去担保”, 而在“去担保”后的各种保障投资者权益的方式中,风险准备金的方式最受市场认同。是否需要强制执行,国家监管说了算,速帮贷会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及监管要求来执行。我认为,风险备用金其实是最后一道防线,核心目的是为了保障投资人的收益,但是作为从业者,风险控制是我们应该关注和倡导的。比如我们速帮贷一直坚持特有的同城O2O模型,自有风控团队线下严格把控风险,争取从源头上确保万无一失。
信用风险难把控
如何完善征信体系?
宝点网CEO杨勇:完善征信体系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单靠个人或者P2P行业是无法实现的。我觉得这需要政府、行业、公民三方共同努力。
首先,国家应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现状的征信制度和条款,并做好相关的知识普及,同时成立职能部门负责计划的落实,对于因征信问题产生恶劣后果的个人和组织要依法追究责任。
其次,参与的行业必须提高自身觉悟,严守底线,不唯利是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规范化的要求严肃处理经营中涉及的征信问题。
最后,个人应该秉承诚实守信的品德,不弄虚作假,自觉如实反映个人征信状况,同时通过学习掌握征信知识,明确相关的法律条款和义务。
玖融网CEO王鹏:个人信用制度是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和整个信用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石。我觉得这是需要全体国民全社会共同努力达成的事情。
首先,政府为主导,制定征信体系的标准,加强征信配套制度建设,推进进程和把控环节和流程;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个人资产申报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等制度,为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康运行奠定基础。
其次,对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领导。尽快建立设置科学、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的个人信用管理机构。
第三,企业和事业单位为主体,积极响应,互相配合,开放数据源,加快发展征信市场。目前,中国的征信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中国需扩大征信市场交易规模,在市场规则方面与国际接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强制征信数据源的控制者开放数据并使征信数据合乎市场规律的商业化。并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联网接轨,达到信息共享。
第四,媒体为助推器,媒体要发出正能量的声音,进行积极正面的宣导。让民众意识到征信体系的重要性后积极参与。
速帮贷首席风控官郑春香:应该如何完善征信体系是非常热点的话题,我单纯从P2P从业者的角度来谈论这个话题,央行目前已为6亿元以上自然人建立了个人征信档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征信系统,然而或许是出于数据安全的考虑,短期内绝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很难接入,我认为,央行征信系统与P2P平台实现对接及大数据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共享是完善征信体系的办法但在此实现之前,就速帮贷而言,速帮贷对借贷人建立最为严格的审批,一笔借款业务会由七位不同层级的信审人员从不同维度进行交叉审核,审查内容包括客户的背景,收入,从事的行业,自身负债情况,现金流状态,贷款用途,还款来源及收入负债比等多项因素。
同时,速帮贷引入聚信立的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能涵盖到借贷人的联系信息、通话记录、送货地址、网络交易记录等详尽的历史信息,以便利用多个数据源交叉验证信息真伪;我们还与上海资信征信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上海资信为我们提供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服务。速帮贷希望通过多维度的征信数据对借款人和借贷项目进行征信信息的多重比对,进一步提高征信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确保推荐给投资人的均为优质可靠的理财项目,同时也能为未来共享的大数据征信体系贡献精准的数据。
本版主编 于德良 责编 刘 琪 制作 张玉萍 E-mailzqrb5@so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