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不让投融双方见面 就要警惕是否融资服务诈骗

2015年02月15日 07:33    来源: 钱江晚报     首席记者 肖菁

  有个注册资本三万元的融资服务公司,总裁虚构自己是财大教授,弟子们都在金融机构担任要职,所以别人融不到的资金,他能融到,整个浙江24%的民间融资都是他做成的。

  如果头脑足够冷静,冲着这些夸口也许就该心生警惕,但是临近年关中小企业融资难,又过分高估了中国的熟人关系和行业潜规则。

  1月底,有好几家企业来钱江晚报投诉,称交了数万以至数百万保证金,通过一家名叫“浙联财务”的公司寻求融资,纷纷失败,怀疑对方故意设局欺骗,遂报警。

  昨天本报见报《一场疑点重重的融资迷局》,又有企业反映类似遭遇。

  湖州一企业融资失败

  政府还暂停此项目

  有一家湖州某地的企业,本来已经和地方政府谈妥项目,就等资金到位,也是通过“浙联财务”进行融资,1亿元的融资意向,150万元的保证金,“浙联财务”要走了湖州企业的全套证本公章,融资却一拖再拖。

  在融资失败,湖州公司和浙联财务闹崩后,浙联财务还写信给湖州地方政府细数融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不守信(其实就是融资公司要回了自家证本公章)导致融资失败。政府出于谨慎,已将此项目无限期暂停。

  湖州企业的负责人气愤地告诉钱江记者,这一边,浙联财务再次要挟:你先去公安那里把你的报警撤掉,我再把你的保证金退给你。融资失败,疑为受骗,项目夭折,现在在警方没有明确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们无法为这场融资定性,只是感觉到其中各种不正常。

  换个角度想想,陷入如今困境,融资企业自身也有责任。

  投融双方最好见面

  可上网查询对方资信

  如何防范融资服务,我们请杭州市律师协会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金融业务部首席律师李小文为企业们支招。

  一、不让投融双方见面,就要警惕是否融资服务诈骗。

  无论是银行放贷,还是民间融资企业出借款项,都会严格考察融资企业的信用,其中还款意愿、还款能力是核心考察项目,同时,还非常注重实际控制人的详细资料。对于放贷方来说,不可能连融资企业负责人的面都没见到,就凭一些资料就办理贷款,或者出借款项的。如果有融资服务中介夸口只要把资料交给他们,就能成功贷到款,就要非常小心了。

  二、利用互联网,快速准确查清融资服务中介的情况。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很多信息都是透明的。融资方完全可以通过各类官方网站查询和了解到交易对手的基本情况。比如,在此案例中,对方说自己是“浙江财经学院的教授”,融资企业可以登录浙江财经学院的官方网站查询,同时配合电话询问即可核实。如果对方陈述的信息是虚假的,觉得就没必要将合作进行下去了。 另外,查询交易对手资信,这些网站很有用:

  1、各类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官方网站(将机构全称输入百度,通常会显示“官网”二字);

  2、国家工商总局“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址:http://gsxt.saic.gov.cn/);

  3、交易对手涉诉信息——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网址:http://www.court.gov.cn/zgcpwsw/);

  4、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系统”(网址:http://zhixing.court.gov.cn/search/);

  5、“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查询系统”(网址:http://shixin.court.gov.cn/)。

  三、在支付任何费用、保证金之类款项之前,必须做到协议在先。同时在协议中要明确约定如果融资不成功的,有关费用谁负担。如果约定融资不成,有关费用也要融资企业负担的,则要特别小心的了。另外,最好约定将保证金由可靠的第三方监管。以避免一些不良融资服务中介,以介绍贷款为名骗取费用和保证金。

  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融资企业绝对不可以在空白的协议、合同,甚至白纸上加盖公章或签名,更不可以将营业执照原件、公章、财务章交付给所谓的融资中介,否则风险将无法控制,融资企业将基本丧失“主权”。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