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四板谋破局要勇于“抱大腿”

2014年01月28日 08:0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场外市场遍地开花,稀缺的不是渠道而是企业。面对新三板扩围的压力,四板应将增强融资服务能力、精确对接企业需求作为上策,注重差异化、勇于“抱大腿”,栽下“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

  与四板同为场外市场的“新三板”已确立全国性股权交易所的地位,在企业眼中的吸引力大增。前几年是投行到处寻找、说服优质企业上新三板,而现在众多中小企业主动找投行要求帮助上新三板。

  新三板扩容突飞猛进。2006年-2011年间,新三板每年新增的挂牌企业分别为10、14、17、20、16和25家,而今年仅24日一天就集中挂牌266家。据预测,未来5年将有约7000家企业挂牌新三板,总市值约1.4万亿元。

  这对各地股交中心造成的压力不言而喻。更要紧的是,新三板满足条件的企业可直接转板上市,这也被认为是新三板最大的吸引力之一。

  新三板金牌在手,四板处于下风。另外,各地政府对企业挂牌新三板的奖励也是新三板的一大亮点。全国有数十个高新区推出相关优惠政策,包括财政直接补贴、返税等优惠办法,财政补贴少则40万元,高则300万元不等。

  四板不仅承受来自外部的压力,还面临僧多粥少的内部竞争。如今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几乎一省一家、遍地开花。从数字看,多数地方股权交易中心企业数量也不多,成交清淡。如江苏股权交易中心首批挂牌企业22家,后增加1家,尚未发行私募债。

  四板市场“门可罗雀”的情形亦在情理之中。目前只有少数区域股权市场引入了做市商制度,挂牌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有区域性约束,参与进来的投资者较少,交易自然冷淡。

  困难重重的处境并不意味着四板的穷途末路。事实上,无论哪个“板”,本质上都是融资渠道的一种。中国有约五千万家中小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融资需求不同,四板有存在的必要。它需要做的就是练好融资服务“内功”,只有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部分成立较早的地方股交中心已经开始增强融资能力,吸引更多企业挂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近日为北京华彩天地科技公司发行了形式创新的私募债,并将于今年一季度推出LP份额转让报价业务,还将陆续推出收购兼并重组、银企融资对接、金融衍生品等业务。前海股交中心、齐鲁股交中心、浙江股交中心、湖南股权交易所等也积极探索股权转让之外的多类融资服务。

  为避新三板锋芒,四板在融资能力的发展上要注重差异化。以北京为例,北京目前进入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市场融资的企业不超过500家,而现有中小微企业将近30万家,还存在大量既难以通过银行贷款获取间接融资、也无法得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企业,这种现实需求就为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提供了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的机遇。

  “抱大腿”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部分四板市场已经开始实践这种策略。北京股交中心董事长赵及锋承诺,将努力提升挂牌企业质量,计划每年向“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等输出不少于50家转板企业。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近日也表示将向“新三板”和创业板、中小板、主板输送一批上市或报辅企业。


(责任编辑: 史博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