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外贸企业信心、促进进出口平稳增长。《意见》共16条,是近两年来国务院层面印发的第二份旨在稳定外贸的“国十六条”。
稳外贸“国十六条”提出,改善融资服务。进一步拓宽进出口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商业银行开展进出口信贷业务。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继续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加大对有订单、有效益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积极发展融资租赁。完善中资金融机构全球授信管理,加强与重点行业出口企业合作,稳步将供应链融资延伸到境外。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项目主管高连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善融资服务主要还是解决外贸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目前来看,由于信贷政策并没有微调,银行本身也缺钱。而且创新金融产品需要一个过程,短期来说谈创新并不容易。未来具体还要看有关部门和银行系统的落实情况。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主管温彬认为,商业银行对于进出口企业的金融支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在接到订单以后,商业银行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些信用证打包贷款支持,使它可以顺利出口。二是,很多项目出口以后可能对境外的客户会有一些应收帐款,实际上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提供保理、福费廷这样的融资支持,使这个企业对境外出口以后,资金可以顺利回笼,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
一位银行业人士坦言:“银行这几年对于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其实很大,当然还是要看企业是否有订单、有效益。《意见》的重点在于引导,具体到落实,还要看相关机构在多大程度上响应这种导向。”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王洋则比较乐观,他认为,可以通过发展融资租赁等非信贷融资方式调整信贷结构,通过有保有压的方式使得信贷资金可以支持外贸。但是这种支持也不是一刀切,应该偏向于效益好、有订单的企业,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走出去,并且从供应链的高度去支持,而不是让银行牺牲效率和增加风险去保外贸。这样一来,对于稳外贸最终起到稳增长的作用意义重大。
那么,为什么要单独提到商业银行对于进出口企业的支持呢?温彬解释,因为现在整体社会资金面确实比较紧张,稳外贸对于我国当前的稳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企业可能接到订单以后,由于资金紧张导致很多合同无法执行,所以这也是强调商业银行在支持外贸出口方面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的重要原因。
温彬还表示,近期外部的环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近几年的广交会市场偏冷,所以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不仅受外区域的影响,同时可能在资金支持方面也遇到了一些瓶颈。从国务院的角度出发,要求商业银行更多的把信贷资金投向更加有针对性的地方,特别是中小型外贸出口企业,它们在获得资金方面还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一政策对稳定我国的外贸形势和经济增长,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