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微刺激”加码 国务院16条意见挺外贸

2014年05月16日 07:49    来源: 金融投资报    

  尽管决策层多次表明不会为了支持经济增长而推出大规模的短期刺激措施,降准的预期也一再落空,但“微刺激”政策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强。15日,国务院发布16条意见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涵盖了优化结构、改善环境、政策保障等多方面内容。

  政策目的“稳”字当头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表现疲软。1-4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0.5%,其中出口下降2.3%,贸易顺差大幅减少41.4%。

  谈及这次政策出台的背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向记者表示:“中国经济是一辆由投资、消费、出口驱动的‘三轮车’,而一旦外贸下降,‘三轮车’可能会变成‘两轮自行车’,平衡难度大,并影响就业,这是高层所不愿意看到的。若靠内需拉动,并不能够完全实现‘堤外损失堤内补’;若靠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会为新一轮通胀埋下伏笔。因此,还是要有针对性地稳住外贸。”

  在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周浩看来,真实的外贸形势远好于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决策层在这个时点出台一系列政策的目的应该还是在于防止外贸进一步下滑,防止二季度的经济延续一季度的下降趋势。”

  缓解企业诸多“难”处

  细看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中,大多数政策似乎还是“老生常谈”,如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融资服务、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等。

  中信保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陆栋解读认为,《意见》重提进一步改善外贸环境和强化政策保障,实际上体现出一种稳定外贸的导向。“虽然欧美市场在复苏,需求有所回暖,但是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赚钱很困难、转型很痛苦。”陆栋告诉记者,“这些政策都很有针对性,一旦落实得好,对企业的支持还是很大的。”

  对于银行而言,《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拓宽进出口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商业银行开展进出口信贷业务。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坦言:“《意见》的重点在于引导,具体到落实,还要看相关机构在多大程度上响应这种导向。”

  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意见》指出要推动区域性通关一体化试点,推行通关作业无纸化,加快通关速度。

  汇率政策可能微调

  《意见》还提及了汇率问题,称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640,较上一个交易日小幅上行。文中的表述结合近期人民币走势,市场人士解读认为,此轮人民币贬值或暂时告一段落。

  一方面,避免人民币持续贬值的预期形成。自今年2月中旬人民币小幅贬值以来,中国经济前景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加上套息头寸平仓,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如果市场判断人民币将持续贬值,或将引发大量资金流出中国市场,为防止上述预期形成,人民币的此轮贬值可能暂时告一段落。

  另一方面,随着二、三季度中国外贸回稳,一些外资机构甚至预计人民币可能由贬转升。澳洲联邦银行日前建议客户退出做空人民币,高盛也发布报告称人民币的吸引力又回来了。

  但从《意见》的表述来看,下半年人民币明显走升的可能性并不大。周浩预计,今年接下来的几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或将在6.15-6.25区间波动,不会明显地升值或贬值。“为了避免大的汇率风险影响经济全局,央行将宏观把握汇率整体稳定,同时干预力度会减小。”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