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信证券市值蒸发千亿 减持或致H股融资额剧减

2015年01月22日 15:00    来源: 中国网     佚名

  中国网财经中心1月22日讯 (记者 毛舒)“精准套现哪家强,中国A股找中信!”曾红极一时的网络名句,此时用在中信证券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在两融核查的敏感时期,中信证券遭大股东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股份”)精准减持套现逾百亿,减持后第二天又第一个跳出来唱空券商股,每件事情的时间节点把握的十分精准,像是在计划之内,这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

  市场认为,中信证券作为被处罚当事方,有条件比市场提前获知被处罚的信息,因此大股东的减持可能涉嫌内幕交易。

  19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公告对市场传言进行了说明,称母公司系通过网络报道知悉证监会的处罚,且事先并不知情且未收到任何处罚通知。而中信股份称减持中信证券系公司正常的经营决策行为,关于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业务受到处罚的情况,中信股份是1月16日收市后从公开渠道知悉的,事先并不知情。

  这一澄清公告似乎并没有说服公众投资者,种种疑问的背后,投资者开始在二级市场疯狂抛售,由于融资资金的杠杆效应,1月19日和20日两个交易日连续跌停,从高点37.25元下来,中信证券市值蒸发逾千亿元。

  精准套现114亿

  证监会于2014年12月中下旬开始对45家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进行例行检查,并于1月16日对12家公司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警示、责令整改或处罚。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3家公司存在违规,涉及事由是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问题受过处理但仍未改正,且涉及客户数量较多,对这3家公司采取暂停新开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几乎与此同时,1月16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收到第一大股东中信股份关于减持中信证券股份的通知,2015年1月13日-16日,中信股份减持中信证券合计3.48亿股,粗略计算减持加权均价为32.66元每股,相当于套现114亿元。

  减持完成后,中信股份持有中信证券股份变更为18.89亿股,持股比例由20.30%降至17.14%,但仍为中信证券第一大股东。

  正值两融核查期间,大股东如此敏感时间窗口大幅减持引来外界强烈质疑。

  不仅如此,在大股东减持第二天,中信证券研究所又及时站出来看空券商股,发表了题为《估值已处高位,政策信号将冲击股价》的研究报告。中信证券称A 股杠杆交易程度已超过可比市场,同时下调了证券行业评级至“中性”,并建议短期获利了结,观望市场后续趋势。

  有业内人士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两个事件并不是同一部门所为,减持是大股东行为,而研究报告是研究所的行为,中信如此庞大的机构,各部门运行虽然在时间上有巧合,但不太好说是否存在内幕交易。但可以肯定的是券商估值确实是偏高的,从这个角度看大股东的卖出行为也是可以解释的。”

  股价暴跌影响H股募资额

  尽管中信证券对市场的质疑进行了说明,但似乎“对处罚情况事先并不知情”的这一说法并不能让公众信服。而此番大股东减持时间不偏不倚正值中信证券H股拟增发融资期间,市场质疑中信股份减持A股疑似跨市场套利,同时也损害了公众投资者利益。

  2014年12月28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表示拟向不超过10名独立于公司、并非公司的关连人士的合格的机构、企业和自然人及其他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5亿股H股,发行价格拟不低于定价日前5个交易日H股收市价平均值的80%。中信证券表示将重点考虑引入与其有战略协同的机构投资者作为发行对象。

  中信证券A、H股在本周大跌后均有所反弹,按21日H股收盘价26.5港元计算可得,H股折合成人民币为每股21.23元。有投资者算了一笔账,此前中信股份减持中信证券A股3.48亿股,若在H股市场再参与定向增发拿回来,则只需要73.88亿元。持有的股份不变,却能省下来40多亿元。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中信建投分析师认为,中信证券在H股增发公告中已明确指出“本次H股发行对象拟为独立于本公司、并非本公司关联方的投资者”。因此这一质疑 “不攻自破”。

  尽管如此,中信证券大股东此次的减持行为依然让正在筹划的H股增发事宜披上了阴影。

  记者发现,在中信证券大股东减持前5个交易日里,其 H股收市价平均值为28.69港元,若按8折定价,H股定增价应为22.95港元;减持消息一出,19日H股开盘即大跌,粗略计算,大股东减持后H股5个交易日股价平均值为25.16港元,若此时宣布增发其定价应为20.13港元。按照15亿股的发行计划,中信证券将少融资42.3亿港元。

  据此,有投资资者认为中信证券大股东此次高位减持行为不仅损伤了市场信心,而且有损害上市公司公众股东利益之嫌。

  对此说法,中国网财经记者未获得中信证券方面的回应。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