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三板的蜕变,与做市商制度的推出密切相关。做市商制度带来了流动性的提升,而流动性提升又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以及更多公司挂牌新三板。
股转系统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成交量为22.82亿股,同比增长10.27倍;成交额130.36亿元,同比增长15.02倍。
2014年8月推出的做市商制度,是带动新三板大热的重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均达到一个小高潮,分别为6.04亿股和31.04亿元,换手率达3.25%。截至2015年1月12日,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挂牌公司合计达到125家。其中,伯朗特做市商家数为8家;峻岭能源做市商家数为7家;公准股份、布雷尔利、哇棒传媒、金天地、万绿生物和中瀛鑫等做市商家数为6家。2014年,新三板做市交易共成交2.50亿股,涉及金额21.20亿元。
随着做市交易愈加活跃,整体而言,新三板做市交易公司的估值水平明显提升,部分数据甚至超过了中小板——12月新三板做市部分的公司整体市销率达到3.06倍,首次超过中小板的2.85倍;市净率也达到4.87倍,首次超过中小板,并较中小板高21%。12月新三板做市部分的市盈率达27.75倍,远高于协议转让部分,协议转让部分市盈率维持在13~18倍。
进入2015年,做市交易更上一层楼。1月12日(即本周一),雷帕得登陆新三板,这家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山东公司在挂牌的同时完成股票发行融资、做市转让方式确定等业务,成为首家挂牌即做市的企业。
全国股转系统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前,中介机构和企业担心挂牌同时选择做市、发行等多项业务会影响企业挂牌的整体进度,因此,中介机构在推荐企业挂牌时往往会选择协议转让方式,挂牌后再考虑转让方式变更。雷帕得的案例表明,企业挂牌同时确定做市转让,整体审查进度并没有变慢。相反,企业挂牌时采取做市转让方式,有助于提高审查效率,减少重复流程,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节约时间成本。
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券商还是挂牌公司,对于做市业务都非常推崇。截至1月12日,实际从事做市业务的主办券商达61家,较做市初期的42家新增19家,增长45%。平均每只做市股票有3.3家做市商,较做市初期的2.5家增长32%。平均每家做市商为6.5只股票做市,较做市初期的2.5只增长160%。与此同时,有超过60家挂牌公司已召开股东会决定采取做市转让方式,做市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的趋势日趋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