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理财收益率再乘“直升机” 收益翘尾现象或难持续

2014年12月31日 08:14    来源: 深圳商报    

  年末临近,银行的存贷比考核大限将至。虽然央行通过各种手段向市场输送流动性,但在年末资金面趋紧以及股市“吸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银行仍难以避免地陷入了年终缺钱的“窘境”。

  记者调查发现,进入12月以来,在此前一直呈现缓慢下行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忽然乘上了“直升机”,不仅收益率超6%的产品不断涌现,市场人气也开始恢复。市场人士指出,鉴于市场资金面整体宽松,银行理财收益率高企的年末现象恐难持久,建议投资人抓紧机会购买,以锁定难得的高收益。

  理财产品高收益潮来袭

  记者了解到,随着12月末这个一年中最为特殊的时点临近,加之存款资金被股市分流的因素,各家银行出于应对年末存贷比考核的目的,大幅拉升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希望借此回笼资金。

  来自银率网的统计显示,2014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处于持续下滑状态,但进入12月份,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开始快速上升。其中,12月份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周平均预期收益率从12月第一周(12月1日至6日)的5.08%升至上周(12月21日至27日)的5.43%,大幅上升35BP。

  从单个产品上看,12月发行的理财产品再现高收益潮。统计显示,从12月8日开始,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即呈现爆发态势,而在上周,预期收益率超6%(包含)的产品数量高达109款,创造了2014年下半年单周高收益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的最高记录。

  不仅如此,预期收益率达7%以上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如华融湘江银行发行的“2014年融智理财富盈计划14012号人民币理财产品”,虽然投资期限和门槛起点稍高,为365天期限、且投资起点为10万元的产品,但其7%的预期收益率仍颇为吸引人。

  收益翘尾现象或难持续

  在此轮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潮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收益率与投资期限的倒挂现象。

  统计显示,分期限来看,各期限类型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均上浮,且期限越短,上浮幅度越大,上周甚至出现长短端收益倒挂现象。上周1个月期限和3个月期限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均为5.38%,6个月期限的同类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3%。

  有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与投资期限一旦发生错配,“往往是银行相对缺钱的时刻,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银行才能快速地将资金从市场上吸引过来。”

  而金融搜索网站融360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指出:每到年末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会有所提升,而进入1月份资金压力减轻之后,收益率很有可能回落。银行在12月份发行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年末“冲时点”揽储意图明显,高收益年末翘尾现象恐难持续。

  从资金面的情况看,年末“钱紧”的时刻似乎也快过去。光大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指出:虽然在上周大幅上涨的基础上,本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依旧位于偏高位置。但随着新股资金的解冻,以及财政存款陆续投放的影响,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将有所缓解。

  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随着12月的结束,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潮或将暂告一个段落。“不过鉴于2月中旬即将是春节的原因,针对年终奖金发放等情况,银行出于吸收存款的目的,不会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1月大幅下行,甚至还可能维持在相对高位。”某国有银行理财师告诉记者,“因此建议投资者要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及时出手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以锁定高收益。”(上 证)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