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24日电(记者 潘清、桑彤)年内最大一波新股发行高峰来临前夕,央行突然宣布非对称降息,证监会也明确表示“不会年底集中安排新股发行”。多重利好推动下,24日沪深股指双双创下本轮反弹新高,更成就A股历史最大单日成交新纪录。资金面减压之后,A股还存在哪些“变量”?
资金面减压,A股放量上行
时隔近两年半后,央行宣布自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此次降息采用了“非对称”的方式,还恰逢年内最大一波新股发行高峰来临前夕。根据安排,本周沪深两市共有11只新股相继进行网上申购,其中24日当天就有7只新股集体亮相。机构测算,至27日一级市场冻结资金总量或达约1.6万亿元,创下今年以来的峰值。
在此背景下,突如其来的降息消息对骤然紧张的资金面起到了减压的作用。加上上周末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透露,未来将按照前几个月的进度安排IPO,不会在年底前集中发行,市场对于扩容的担忧获得了极大的缓解。
本周首个交易日,A股以一波放量上攻行情对利好消息作出正面回应。沪深股指双双创下本轮反弹新高后,两市成交大幅放大至5844亿元,改写了本月11日刚刚创下的A股历史最大单日成交纪录。
降息是把双刃剑,后续效应待观察
在CPI不断走低的背景下,央行调降存贷款利率被业界判断为“降息通道开启”。而在大多数机构和专业人士看来,降息有助于缓解实体经济所面临的融资贵困境,从而为A股带来长期利好。
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表示,降息将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对制造业的回暖有利;地方债的融资成本下降,对基建、房地产行业形成利好。与此同时,降息也将极大提振消费,促进明年的经济增长。随着融资成本的下降,资本市场将从降息中直接受益。
专家的观点在24日当天A股表现中获得了印证。基于市场活跃带来收益增长的预期,券商板块出现在领涨位置,建筑工程、房地产两大权重板块紧随其后,且整体涨幅均高达4%以上。
海通证券等机构认为,“非对称”模式下,降息对银行而言意味着利差收窄。当日银行板块逆势微跌,反映了市场的这一预期。
来自中信证券的观点认为,降息并未能解决银行可能面临的补缴准备金压力,银行间流动性短期依然面临不确定性。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会影响到降息的效果。
按照11月21日的收盘价,A股总市值排名前20位的个股中,银行股占据半壁江山。作为在中国股市占据相当权重的行业板块,银行股的表现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重大影响。从这个角度而言,降息对于A股是把“双刃剑”,后续效应仍待观察。
整体环境改善,但A股仍存诸多“变量”
自诞生以来,A股走势就被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三大驱动因素所左右。资金面减压之后,另外两大因素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作为中国股市开放的“里程碑”,沪港通已于11月17日正式开通。其中,沪股通因引入具备长期投资理念的境外资金,被认为有助于提振A股低估值蓝筹股。但从首个交易周的表现来看,沪股通活跃度明显弱于预期。24日当天,沪股通仍有超过60亿元额度未被使用。
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分析认为,经济复苏趋势未明、楼市未能如期回暖,以及IPO压力骤增,导致了境外资金的裹足不前。在他看来,后两个因素或随降息发生改变,但基本面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中信证券表示,短期内经济数据可能低于预期的风险依然需要关注。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企业上市门槛”,被业界视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速,并因此牵动着A股的“神经”。
在整体环境改善的背景下,A股仍存诸多“变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的股市仍需要投资者乐观看待、谨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