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留住记忆中的“美味”

2014年09月27日 07:19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皖北黑猪、黄山黑鸡……一部分本土畜禽品种遗传资源处于濒危状态,目前我省规模化畜禽生产中八成使用外来品种— 本报记者 史力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不足,有些处于濒危和无序利用状态

  9月19日,一场特殊的评审会在合肥举办。 “评审后将向国家申请,设立皖南黑猪国家级种猪保护基地。”安徽丰润公司负责人吴仕安告诉记者,企业位于绩溪山区的种猪核心群,是我省最大的皖南黑猪保种研发基地。

  今年初,农业部将皖南黑猪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皖南黑猪数量持续急剧下降,需重点保护。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殷宗俊介绍。此前,我省定远猪和安庆六白猪已建立了国家级保种场和保护区。

  “资源丰富却保护乏力,是我省畜禽遗传资源利用的现状。”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赵皖平介绍,最近的资源普查表明,全省共有猪、牛、羊等7大类44个本土品种资源,占全国712个自有资源的6.2%。同时,主要畜种分布数量也都居全国前十名。“可以说,安徽是名副其实的畜禽遗传资源大省。 ”

  然而,宝贵的资源正加速流失。“过去皖北农村家家户户养猪,许多人都有杀年猪的记忆。 ”殷宗俊说,但许多人并不知道,现在皖北黑猪已基本灭绝,也许不用太久,我们再也无法吃到一口真正的皖北黑猪肉。

  调研显示,目前全省80%以上的地方品种群体数量有不同程度下降,44个资源中约有20个处于濒危状态。 2008年新发现的黄山黑鸡,当时全省存栏量仅3000只左右,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2009年,农业部专家组在亳州、滁州市考察后,认定皖北黄牛、天长三黄鸡这两个珍贵资源极度濒危、基本灭失,是我省生物多样性和畜牧业的重大损失。

  全省规模化畜禽生产中,80%使用外来品种

  “资源的流失,与一直以来保护观念淡薄和投入不足有关,也有畜牧业发展思路的原因。 ”赵皖平分析。

  以生猪为例,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满足国人吃肉需要,我国选择引进大批生长周期短的瘦肉型生猪。“以前,绩溪山区农户饲养的是清一色纯种皖南黑猪。 ”绩溪县副县长程勇介绍。但外来品种生长速度快,出栏率高,迅速占据主流,“皖南黑猪”逐渐边缘化。

  专家指出,这种现象随畜牧业规模化程度提高日益严重,生产者盲目贪图畜禽生长速度,导致我省畜产品“大路货”多,同质化严重。

  “从这个角度来说,开发利用才是最好的保护。 ”殷宗俊表示,传统品种品质好,但生长周期长,品种优化改良跟不上商品化生产需要。很多人并不知道,我省“黑毛和牛”被公认为世界上肉质最好的肉牛,而且我省拥有国内最大的资源群,却因开发利用不足正逐步缩小。

  与之相反,目前国内大量进口的英国樱桃谷鸭,实际源于北京鸭。国外培育长白猪等品种时,也曾千方百计引进我国太湖猪。“空守着丰富资源不利用,不但资源会灭绝,还导致畜禽资源被他人掌控。 ”吴仕安说。

  数据显示,目前我省畜禽生产中80%使用外来品种,造成种源受制于人,依赖省外、国外的局面,对提高我省畜牧业竞争力,维护畜产品生产稳定和安全十分不利。

  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经过多年积累形成,口味突出,营养价值高,并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只要善于开发就能形成强大市场竞争力。历史上就有“金华火腿出绩溪”之说,皖南黑猪制作的火腿曾在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上获一等奖。

  据了解,目前丰润公司的皖南黑猪肉系列成功入驻上海、北京、杭州超市。 2011年与上海百联集团吉买盛超市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皖南黑猪肉被定价为同类产品的最高价,平均售价达每公斤78元。 “从现代农业发展来说,畜禽遗传资源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人的饭碗,更是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资源宝库。 ”赵皖平说。

  壮大特色畜牧产业,让更多人吃到 “土鸡”“土猪肉”

  “怀念以前的猪肉、鸡肉,那真是香!”这样感慨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消费升级,人们不再满足于有肉吃,而是想吃得更好,吃到记忆里的味道。这为保护与开发传统品种提供了机遇。

  专家指出,我国目前高端消费人群占比20%至30%,而地方品种畜产品市场占有率仅5%左右,发展空间很大。顺应健康消费需求,大力开发传统畜禽资源,可以做大做强特色养殖业。

  “政府应大力扶持生态畜禽养殖企业,在审批用地、财政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 ”吴仕安呼吁,在流通环节上要解决超市佣金高问题,让原生态养殖的畜禽肉品进超市,成为政府的“菜篮子工程”项目,让普通百姓消费得起。

  面对杂乱的市场信息,专家建议政府可以对生态养殖畜禽企业进行定期评定、化验,并在社会上进行信息权威发布,使更多人对原生态畜禽肉品加深了解和信任。

  “今年,省财政厅安排800万元,用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赵皖平介绍,按照保护与开发结合的原则,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主要是收集、抢救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个体,组建和扩大保种核心群,实施定点有效保护;改扩基础设施,做好保种繁育,制定完善品种标准和保种方案。

  另一方面,将重点进行资源科技创新和开发利用。“支持对种质特性明显、独特,具有重大科技创新价值的品种,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 ”赵皖平强调,鼓励培育国家级新品种,特别是鼓励资源产品进入大型连锁超市、开设连锁门店;支持申报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请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地理标志等,以产业发展赋予传统资源新活力。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 郭晓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