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下半年机会大 私募钟情大消费

2014年08月02日 07:49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本周A股大盘持续了之前的强势表现,市场热点频现,不少题材也再度活跃重回人们的视线。那么,此轮行情是否具备持续性、未来是否能够继续乐观?题材股的再度活跃是否意味着它们面临新一轮的机会?下一波市场爆发点会出现在哪些领域?对此,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私募人士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1.

  煜融投资 吴国平

  新牛市的开始 倾向于大消费等防御性行业

  沪港通也将在10月正式拉开序幕,这本身就是一种加速融入世界的举动,未来资本市场必然会迎来新的大发展。因此,可以比较肯定地说,这波行情的性质就是新牛市行情的开始!

  广东煜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今年6月时曾在媒体专栏中谈到,7月或出现行情。现在,对于证券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急涨行情,吴国平表示:“在6月的时候,市场很多人认为六绝,预期要跌破2000点,但结果是六月不绝反倒稳定在2000点之上。事实上,那时候就已经为7月的大逆转埋下了伏笔。”

  在吴国平看来,现在的大涨,是正式拉开了未来中国股市新时代的序幕。“我们都知道,7月伴随着‘大老虎’的落马,意味着反腐达到阶段性高潮,虽然未来依然还要坚定推进下去,但接下来更大的重头戏将肯定是围绕经济来做文章。这就给予了资本市场极大的发展空间,要知道,沪港通也将在10月正式拉开序幕,这本身就是一种加速融入世界的举动,未来资本市场必然会迎来新的大发展,对于行情而言,无疑就是新时代的行情。因此,可以比较肯定地说,这波行情的性质就是新牛市行情的开始!”

  沪港通值得研究

  从大盘情况来看,本周周五尽管有PMI经济数据等利好助力,?但市场并没有出现强势上行的走势,围绕2200点震荡。主流蓝筹热点中,只有银行和白酒等有所上涨,资源和地产都处于调整之中。下周市场走势将如何发展成为众多市场人士关注的问题。

  对此,吴国平认为,股指突破5年来的下降趋势线,熊市已经结束,A股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短期来看,上涨的速度比较快,趋势明显。而上涨趋势一旦形成,是不会轻易结束的,就算要结束也会有明显的信号。而且金融指数、地产指数、有色金属、煤炭指数都处于完好的上涨态势中,强势特征依然明显。

  “我们要做的,就是一路顺势做多,直到行情的见顶信号出现为止。而上证指数接下来会怎么走?其实从以下几点来看:其一,短期连续上涨,获利盘是非常丰厚的,只有充分震荡进行筹码的换手才能走得更远;其二,技术走势上只是震荡了几天,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其三,2200是一个整数关口,是很多人的心理关口。因此,我们是非常希望在这个位置进行充分的震荡,让中小盘个股纷纷上台表演一下。还是那句话,细水才能长流。”吴国平认为。

  事实上,吴国平“很看好”A股下半年的行情。在这种背景下,资源、地产和金融等传统蓝筹板块继续活跃被认为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沪港通这一近期市场大热题材,吴国平觉得非常值得研究。“我们认为,这一题材中的两类个股是值得关注的,一是A股独有、港股没有的优良品种,比如云南白药等医药股,还有白酒股等等;二是A+H折价股。对于两地上市公司而言,那些股价显著低于港股的A股公司有望受到提振。”

  他同时还指出,本周周五医药股出现的活跃表现,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预期接下来可能会进入阶段性震荡,而医药股具有防御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沪港通对医药股的刺激。“沪港通对医药股是明显利好的,尤其是那些具有唯一性、稀缺性的医药股,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关注。”吴国平说。

  医药股等大消费有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吴国平表示出了对于医药股阶段性机会、强周期板块、国企改革等主体性投资机会的关注。

  他指出,由于7月迎来了久违的大涨,可以肯定8月必然还有上冲的空间,只是2200点突破后,市场的动荡也是不可避免的,8月行情也就难免会有一定的冲高回落动荡蓄势的可能。“因此,在选择板块机会上,我们更倾向于相对防御性的板块,比如大消费,比如医药,这里应该会有不小的阶段性机会。同时,由于撬动7月大涨的关键领域来自强周期板块,因此,未来强周期领域中相对涨幅较小的也必然存在一个补涨的过程。中期来看,主题性的投资机会将依然是主旋律,比如国企改革主题等,这是需要反复关注和把握的,关键是做好节奏,还有就是一些中小板中类似新兴经济的主题机会,比如新材料和智能穿戴等。事实上8月1日就出现了较为剧烈的动荡波动,其实就已经是对8月比较明显的一种提前小演绎了。”

  吴国平同时也介绍了其操作情况。“这两年操作都不错,去年部分资金最高收益超过1倍。现在我们主要是围绕短线波段来运作,紧密结合事件性,融入我们的操盘技术体系来做。今年年初我们有一个基金最新的收益大概是30%左右,同时最近也发了最新产品,7月24日成立,刚好踏上了我们判断的逼空行情,截止2014年8月1日,该产品收益逼近10个点。整体来看,我们比较好地把握住了一些事件性机会,比如去年的自贸区阶段性的机会,今年则是一些智能穿戴主题和强周期的一些机会。”

  2.

  职业投资人 钟达奇

  A股还有250点的行情 看好双汇发展、伊利股份、中国平安等

  理论上,A股至少还有250点行情,因为沪指上到2450点-2500点一线还在振幅规律之内;此外,上半年消费、医药股估值大跌,下半年机会很大,精选个股不会跑输大盘。

  知名职业投资人钟达奇曾多次表示,2014年是A股20年长牛的元年。随着近期A股的“暴动”,他认为主要是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次反弹有几个比较深刻的原因:第一、外部上看,主要是资金方面的,一方面是沪港通的预期,仅仅是预期就使得游资愿意参与其中,另外一方面是国内目前确实开始了一些货币上的微刺激,使得货币增速加快,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反弹的资金支撑。第二、从内部结构来看,去年12月以来,市场特别是蓝筹股估值连续下降,连一贯被机构抱团取暖的食品、医药估值也杀了30%以上,足够的低估引发了估值修复,刚好此时的创业板已经炒到头,这些内部调仓资金显然也在推波助澜,加快反弹。第三、一系列的改革也使得投资信心增强,而大盘央企股票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估值回归,如引领国企改革之先的中国石化就是典范。最近的反弹中国企改革也是一条非常清晰的主线。”钟达奇分析到,从目前来看,此轮反弹的高度也不会太低,最近的大涨奠定了一个不错的底部和开端,沪深300指数有望站上2500点并攻击2700点一线。

  对于市场后市的发展,钟达奇认为,A股每年至少有一波行情,今年上半年跌无可跌,用排除法也知道下半年行情肯定不错;另一方面,沪指每年的振幅不低于20%,今年不过11%,理论上,A股至少还有250点行情,那就是沪指上到2450点-2500点一线应该还在振幅规律之内;此外,上半年消费、医药股估值大跌,下半年机会很大,精选个股不会跑输大盘。“这三个观点,构成了未来中期的核心看法,既不模棱两可,也不情绪激动,就事论事。所以首先肯定是看好下半年的行情,其次我又看好消费医药股能够超越指数的涨幅。再具体一点,那就是看好消费股。”钟达奇如是表示。“消费股,大家知道我在《金融投资报》的专栏上已经写了10个专栏专门分析双汇发展,从5月份开始就一直探讨双汇发展的投资价值,并得出值得投资的结论,双汇发展的系列还没有完结,但是双汇发展是下半年我非常看好的股票,双汇发展本周四个交易日反弹了10%以上,是大家对消费股投资价值的认可。双汇发展只是消费股里的一个,其他的很多表现也应该很好,比如伊利股份,估值很低,高管连续增持,找到回调中的低点介入,收益也应该很好。另外值得看好的我认为是金融股,估值低廉,也充分受益经济扩张、国企改革,比如中国平安,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中国平安这样的股票将会有很多的机会去买入优质的股权进行投资。”钟达奇最后还指出,A股目前非常值得投资,优质股权筹码等于黄金,等到每个人都意识到这一点冲进来抢夺,只怕筹码就比较稀缺了。

  3.

  格雷投资 张可兴

  满仓操作 看好白酒、房地产和金融

  作为长期看好A股走势的乐观派市场人士,北京格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可兴对于近期资本市场颇为活跃的表现反应淡定。“我们对市场一直都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我认为市场的积极表现不仅仅表现在下半年,它同样有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后年。”张可兴如是告诉记者。

  随着近期A股大盘持续走高,市场上不少概念题材板块亦再度活跃、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来。题材股是否再度迎来了机会成为了不少市场人士关注的话题。对此,张可兴不置可否:“总体来看,目前题材股大部分仍然是在炒概念,我认为它们可能有一些短期机会,但长期机会可能不大。事实上,如果市场状况整体很好,几乎什么股都是会涨的。从目前情况来看,我认为题材股会有一定表现,但是否真的很好,我并没有那么乐观。我们也不太建议大家去炒这个题材股,其中风险还是很大。”

  操作方面,张可兴大方向记者分享:“我们几乎一直都是满仓。可能有时会有一些调整,要么仓位在九成以上,要么就是满仓。”他表示,因为其团队对市场“看的都是长期”,鉴于当前处于2000点附近的指数价位,又是忍了好几年的形势,因此操作风格看起来颇为积极。

  谈及目前关注的板块或标的,张可兴告诉记者:“我们看好的标的一直都没有变,主要在白酒、房地产和金融这三个领域,集中度相对比较高。最看好的时候满仓,平时也会根据情况在这三个领域的操作中进行适当调整。”而对于近期市场表现较为活跃的医药板块,他并没有特别看好:“一般在市场情况不是很好的时候,部分医药公司的收益等情况较为稳定,但在牛市的时候,其表现往往会落后于股市,况且目前医药板块的估值也并不低。”他指出,不排除个别医药行业企业会有出色表现,但整个医药板块或并不具备持续跑赢大盘指数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