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为何公募在绝对收益产品上屡屡折戟?

2014年07月28日 10:28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融通通泽的被迫“转型”,是公募基金在探索绝对收益产品道路上遭遇的又一次挫折。其有运气不佳的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作为公募平台上首只追求绝对收益的权益类产品,融通通泽在操作策略上运用了相对收益的概念,有意或者无意复制了股票型基金的操作思路。

  然而,融通通泽最终还是输给了市场。从操作的结果来看,丁经纬管理的另一只触发式基金——融通通源采取稳妥谨慎的方式,主要比较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因为在熊市,老百姓主要考虑的是绝对收益。截至7月23日,融通通源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4.5%,同期沪深300下跌了7.12%。据了解,该产品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目标收益率是8%。

  “基金公司在专户业务上,曾经在绝对收益产品上做过不少探索,到目前为止,很多产品每年仍难以达到绝对收益,但是相比此前,伴随着基金公司专户业务的增长和时间的沉淀,专户业务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业内人士表示。

  而绝对收益产品是未来公募基金重点投入研究的一个方向。

  事实上,嘉实绝对收益策略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基金就比较成功,采取的对冲策略也让多家基金公司纷纷模仿继续上报。该基金自2013年12月成立以来,首募规模为21.5亿,截至今年6月30日的规模为26.3亿,目前收益尚可,截至7月25日,该基金的最新净值为1.033元,而今年以来,该基金获得了2.99%的收益率。

  自2014年3月份以来,海富通、汇添富、华宝兴业、南方、新华等多家基金公司均上报了绝对收益策略产品,采用的策略基本上都是通过股指期货对冲股票组合以获取Alpha收益,区别主要体现在股票组合构建上和股指期货的覆盖比例上。

  然而,华南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对于公募基金经理来说,做一个绝对收益的产品,不考虑排名,考核体系会带来投资行为的改变。”

  这也意味着在公募要做绝对收益的产品,基金公司的考核体制也要跟上,基金经理的能力只有在适合的制度下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事实上,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海外对冲基金依靠多方位的衍生工具来锁定收益,中国内地公募更多依赖单边市场行情走向,绝对收益更是难以实现。

  “目前A股市场缺乏足够的做空机制。”某基金经理表示。“而且限制太多,人才有限,投资范围局限。”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