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绝对收益,在最近5年赚钱效应缺失的背景下,公募基金业内大行其道。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的是投资理念。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最近几年,除了融通基金试水目标触发式基金外,中欧、博时、招商等都推出了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权益类产品,甚至不少公司还将绝对收益纳入基金经理考核标准,对基金净值回撤做出较为严格的限制。
但问题是,运作多年“相对收益”理念的基金经理,操作绝对收益概念产品有些“水土不服”,这也是目前这类产品业绩不太突出的原因之一。正如2009年专户开闸时,首批产品极少获得好收益。有专户基金经理反思,当时是用做相对收益的理念去运作专户。
除了在投资理念上反思外,在投资方法上如何保障绝对收益的获得也是一个问题。如融通基金旗下4只触发系列产品均采取不同策略,基金通祥主要投资基金经理最擅长的医疗健康和大金融,而基金通源采取类保本基金策略,以固定收益、套利等稳妥型投资为主;基金通瑞主要采取固定收益策略。而类似做法在其他基金公司也很盛行,甚至有些公司更偏于类保本方式运作,重视下行风险胜过对收益的追求。
此外,公募基金对于投资股票库的限制、对投资单一股票投资比例的限制,以及做空工具的不足,也使得绝对收益难行。
“海外绝对收益主要是通过衍生工具来锁定收益,且海外共同基金投资范围相比国内更广。国内公募基金更依赖市场走势,衍生工具并不完善,并不具备追求绝对收益的条件。”上海一位基金研究人士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嘉实、工银瑞信发行具有对冲概念的绝对收益策略产品,截至7月24日,嘉实绝对收益策略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3.6%,嘉实对冲套利基金自5月16日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则为0.9%。由于该类产品运作时间较短,业绩表现还有待继续观察。若持续业绩较好,随着未来对冲工具的增多,有望真正成为公募机制下“绝对收益”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