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家农商行、城商行6月末“打包”进行IPO预披露后,A股市场对于资本需求大户的“融资恐惧”并未爆发。然而在预披露“大限”前批量搭上末班车,显示出银行业对资本强烈需求的玄机。与此同时,区域内农商行欲集中冲击IPO,也在今年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的背景下,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风险因素。
“大限”前夕 银行批量预披露搭末班车
6月27日,无锡农商行、盛京银行、江苏张家港农商行、上海银行、江苏吴江农商行、江苏银行、江苏江阴农商行、江苏常熟农商行、贵阳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等11家城商行、农商行,集中进行了IPO预披露,搭上了上半年的末班车。
此前,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今年6月底前未完成预先披露的企业,由于其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将终止审查。
记者发现,从今年大量拟上市公司开始进行IPO预披露后,同一行业在同一日大批量进行预披露冲击IPO尚属首次。
业内人士分析,这11家中小银行不少都在前两年出现在证监会IPO初审名单当中,此次进行预披露并不意外,但是如此集中亮相,对A股市场的反应是个考验。但从本周市场逐步反弹的走势看,银行批量冲击IPO的影响有限。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预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看,这批银行融资规模并不十分巨大,之后,IPO预披露将暂时告一段落,因此难以在市场产生太大波澜。
暗藏玄机 银行资本需求“欲说还休”
就在这11家银行集中预披露过后两天,银监会发布通知,从7月1日起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针对于此,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大限”前夕才集中预披露显得有些“含蓄”,但是银行的资本需求却依然强烈。
算上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以及发行优先股试点,今年以来对满足银行资本需求,监管层已经在宏观层面出台多项政策,而这批中小银行的IPO,则可以看作对银行资本需求从微观层面的支持。
从11家银行的预披露数据看,尽管资本充足率都在11%以上,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但银行却依然以补充资本金作为融资理由,显示出银行对资本需求的“欲说还休”。
民生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李少君认为,上市对于农商行、城商行而言,是一个必然的选项。因为农商行和城商行前期资产扩张总体较快,利润相对资本的扩张补充速度跟不上,资本缺口难以弥补,只能不断通过再融资和上市进行资本补充。“前期经历了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上市的风潮后,现在轮到了农商和城商行,反应了银行系统内生利润的机制没有形成。”李少君说。
风险暗藏 农商行绕不开不良率上升
在上述11家银行当中,江苏省内5家农商行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群体。今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双升,其中农村商业银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不良贷款率达1.68%,是几类商业银行中最高的。而连云港东方农村商业银行等少数农商行曝出“超高”不良率,更是成为农商行不良贷款双升的样板,业内人士表示,农商行坏账的高发成为他们冲击IPO绕不过的风险因素。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末,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795亿元,较去年四季度末增加69亿元,较去年同期期末增加183亿元。虽然从不良贷款率上看,农商行资产恶化并未过度加速,但不良贷款余额的明显上升,依然显示出农商行成为不良贷款高发地
而多家农商行2013年年报曝出“超高”不良率,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其中连云港东方农商行截至2013年末的不良贷款余额高达20.56亿元,不良贷款率从2011年末的1.75%,到2012年末的13.02%,再到2013年末达到惊人的26.76%,在中国银行业十分鲜见。除了连云港东方农商行,截至2013年末,还有苏、皖等东部省份的少数农商行出现高不良贷款率。
对此,农商行的两个软肋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其一是农商行放贷区域较为集中。仁和资本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陈宇认为,农商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容易出现问题,与其对业务地域限制多、优质业务少直接相关,“给他们的盘子里盛的都不是什么好菜。”陈宇形象地表述。对此,上述多家农商行均进行了风险说明。
农商行贷款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成为另一软肋。记者在长三角了解到,一些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农商行,其不良贷款高发区,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其中批发零售业又主要是钢贸行业烂账。记者在连云港东方农商行的报表中发现,去年其批发零售业贷款达到34.3亿元,占其贷款总额的44.64%。
不少专家表示,对于农商行,在IPO等“定向”融资上给予支持没有问题,但投资者也需要针对不同银行的风险类型,考虑到其中的风险因素。这可能也是关系到未来农商行IPO前景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