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业亟需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2014年07月07日 07:41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时蕾

  1909年,约翰·穆迪第一次公开发布了信用评级结果,1916年普尔公司在穆迪之后也公开发布信用评级结果,1922年标准数据公司以及1924年惠誉公司也相继加入了信用评级行业。100年后,这四家公司在不断兼并和收购后,形成了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家全球信用评级公司,他们的信用评级结果深深地影响着投资者、银行等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三大评级机构占所有类别的评级数量的99%,其影响力甚至比肩美国的军事实力。那么这些当初仅以铁路债券评级起家的公司,是如何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中,成长为对全球金融、经济有如此深远影响的机构呢?在中国新一轮改革起步,国有企业引入民营资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与转型,中国银行业逐步参与全球化的竞争这一关键的转型时点,美国评级机构的发展经验如何助推中国银行业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控制资金风险。对于这些问题,本文追本溯源,从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的历史中寻找对中国银行业解决当下问题的启示。

  信用在动荡中发展

  美国信用评级发展的一个标志性起点便是前文提到的1909年穆迪公司开始公开发布信用评级结果。当时穆迪公司主要针对铁路债券进行信用评级,之后的普尔公司等也是首先针对铁路债券开始开展业务。这是因为当时美国正在经历一场以铁路建设为主题的“西部大开发”。为了开发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资源,同时联通东部各个部门,在19世纪末期美国的大量公司投资与铁路的建设。大量资金涌入导致了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于自身所投资的企业需要有外部的评级机构来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指导投资行为,这种需求导致了评级机构在20世纪初出现在美国。

  之后美国的评级机构并没有迅速发展,反而发展得比较缓慢,穆迪在十年之后开始针对美国政府和地方政府债券进行评级,而标准普尔也在1950年左右才开始针对政府债券进行评级。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第一次发展来自于1929年大萧条之后,在吸取大萧条的经验后,美国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作为监管方,SEC要求银行必须投资于信用评级在“投资级”及以上的证券,信用评级作为一个外部监管的依据,被监管当局承认。

  之后的美国债券市场发展十分平稳,尤其是在战后的二十年时间中,美国经济迅速、平稳增长,债券市场违约率极低,信用评级的影响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的经济和债券市场逐步变得不那么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导致了各类资产价格都开始了更大的波动,企业的信用也开始不那么稳定,信用评级在70年代开始了迅猛的发展。1980年,穆迪全部员工是560多人,而到了1995年,已经增长至1700多人。在1975年,全美国只有600多只债券被进行了评级,而到了2000年,光穆迪就对2000多发债主体进行了信用评级。造成评级机构如此大规模增长的原因除了市场的波动和违约事件的增加之外,监管机构更加严格的措施也是其中之一,1975年,美国SEC成立了“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NRSRO”,该机构对一些较大的信用评级机构的结果进行了认可,而该机构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也逐步被各个地方当局和投资者认可。

  之后,信用评级逐步全面应用于风险管理的领域,2004年公布的《巴塞尔协议》允许银行确定风险权重时可以采用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信用评级作为考量融资企业的一套成熟的方法模型被投资者和监管者认可,成为了全球投资中的一个准则。

  中美信用发展很相似

  回望美国信用评级发展的历史,有一点值得深思:在西方,债券是17世纪就已经出现,1609年,荷兰已经有了债券交易市场,1694年英格兰银行建立,并且在不久之后英国也发行了自己的债券。但是,对于债券的评级却出现在300年之后。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早期的债券主要是政府债和以政府为背景的公司债(如东印度公司),这类债券隐含的是国家的信用,而且,早期债券的发行往往以一国的土地为抵押,比如当时普鲁士政府在伦敦发行的债券,便是以普鲁士的土地为抵押。

  这种情况其实与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极其类似,中国目前信用评级并不是十分发达,各方监管当局都有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对于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并不大。而中国债券市场上,最主要交易的还是以政府为背景的债券,而包括银行贷款、信托产品等融资方式,也主要以土地为抵押,或者以政府为担保。这种情况一是存在政府刚性兑付的保证,二是在土地升值的背景下,担保充足且保值,所以对于信用风险的评级需求并不十分突出。但是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民营资本大量进入,私营公司开始更多的借债时,对于公司的信用评级便会越发重要。

  美国信用评级市场另一个看似与中国相似之处是,美国信用评级以债券起步,再逐步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接受,而中国的信用评级也主要集中于债券评级领域。其实这点看似的相似并不是中国信用评级发展的趋势。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以直接融资为主,其全国性的银行出现较晚,大多是本地银行对本地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彼此信息较为充分。反而是直接投资者需要借助信用评级了解标的公司。而中国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中心、间接融资为主的体系,全国性的大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所以中国信用评级更应该从银行体系开始发展。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融资渠道的银行业一旦对于贷款评估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将有效地突破目前资金主要流向国有企业、政府背景企业的情况,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率的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的增长。

  风险体系很必要

  从美国信用评级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信用评级没有出现在债券交易较早的荷兰或者英国,而是出现在了美国,是因为美国活跃的民营融资需求,而非政府融资需求。而当前中国,在十八大之后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已经混合所有制下的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都会进一步地激活民营经济,从而出现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作为中国最主要的资金攻击方的银行,面对的将是一个巨大的融资需求市场,而如何从这个市场中优选优秀的公司进行资金支持,便需要我国银行建立起一套适合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而且,在美国,第三方信用评级也被引入监管当局作为对于银行业风险进行管控的工具之一,虽然我国监管当局尚没有这方面的具体做法,但是作为银行自身,一个经营风险的机构,可以主动建立自身的信用评级风险监控系统,或是同第三方合作,引入一套信用风险的评估体系,不仅作为对于银行客户贷款的评级依据之一,也作为整体上对银行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管理的工具,有效保证银行的经营安全。

  中国未来信用评级的发展历程或许会与美国过去信用评级的发展不尽相同,但是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是未来中国银行业的必经之路,作为中国金融业最主要参与者的银行业需要尽快适应并完善这一变革,以助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完善自身盈利能力。

  (作者系建行上海自贸区分行副行长)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