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降级高峰来临 投资需关注信用风险防“踩雷”

2014年06月11日 10:34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在近几年债项和主体评级下调过程中,呈现出评级下调增多、多发生于年中、集中于AA段和产能过剩行业等特征。鉴于未来两月将是评级调整的高发期,建议投资者关注信用风险。

  评级机构对债券的评级包括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两部分,其中主体评级还包括评级展望。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合计发生了94次债项评级下调、108次主体评级下调和165次主体评级展望下调,涉及债券994个。考虑到其中存在被连续下调、被不同评级机构先后下调以及下调后被再次上调的情况,实际被下调的数量略少于以上数字。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近年来中国信评市场的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2012至2014年间发生评级下调的次数远多于2009至2011年;第二,6、7月份发生的评级下调次数多于其他月份。2013年127次的主体评级下调中有77次发生在这两个月。交易所一般规定评级机构需要在6月30日前公布信用跟踪报告,因此报告截至的时点也正是年内评级调整的高峰;第三,评级迁移集中发生在AA级的债券。108次主体评级调整中,有34次是从AA下调至AA-,94次债项评级下调中,有33次是从AA下调至AA-;第四,评级下调普遍发生在产能过剩、负债率高企的行业,包括化工、机械设备、钢铁、电子、采掘等行业。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评级下调和债券价格表现的关系。在主体评级下调的436个有交易数据债券中,下调前14天、前7天、后7天和后14天价格出现下跌的个数分别是91个、77个、83个和97个,区间累计涨跌幅的平均值分别为-0.01%、0.03%、-0.02%和-0.04%。在债项评级下调的94个债券中,在下调前14天、前7天、后7天和后14天,出现下跌的个数分别是16个、18个、32个和33个,区间累计涨跌幅的平均值为0.06%、-0.05%、-0.37%和-0.51%。可见,债项评级的调整对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另外,主体评级调整前后相对一致的表现也说明市场对于评级下调具有一定的预期。

  2014年3月4日,超日太阳正式公告无法在3月7日的付息日全额支付利息,该事件也意味着中国式的刚性兑付时代终结。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14年被称之为“债市违约元年”,但今年的信用利差走势并没有重演2011年城投债危机期间利差飙升的情景。其背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今年所爆发出的信用风险只是转移成点或线上的风险,并没有扩大到面的层面;二是,评级机构对个债进行了相对频繁的评级调整,信用利差的变化已表现在了评级迁移中。

  从宏观经济和整体信用市场变化看,预计2014年主体评级被下调家数不会少于2013年,未来两月将是评级调整的高发期,评级下调事件或将集中出现,建议投资者注意关注信用风险,谨防“踩雷”。□上海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


(责任编辑: 向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