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铁矿石十年首现供大于求 矿价探底钢企或迎翻身转机

2014年06月05日 07:03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王荆阳

  时隔十年之久,铁矿石市场重现了昔日的光景。据记者了解,中国钢铁企业正在削减长期铁矿石供应合同,转而寻求价格更低的现货船货。而此前中国对铁矿石似乎永不满足的需求让海外的矿商多年来赚得不亦乐乎的时代可能就此结束。随着钢铁需求增长放缓,铁矿石价格年内下跌了28%。十年来,国际铁矿石首次供大于求。

  经济放缓需求萎缩

  铁矿石发生的巨变不止于此。据记者了解,铁矿石价格上周跌破100美元,铁矿石需求的减少同时伴随着价格的走低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对此,香颂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量非常大,导致全球各大铁矿石生产商都在不遗余力增加资本支出来扩大生产规模,加快铁矿石的生产,也就是说在市场会每年增加几亿吨的产能,但随着中国现在经济放缓,地产或者汽车这样的用钢大户的需求也在降低,需求萎缩,更重要的是国家现在对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态度,从去年开始,国内对削减产能抓的非常严格,今年甚至已经细化到每个钢厂所在地区要削减多少产能任务的程度。”

  而钢贸商无疑也被卷入到此次铁矿石的风云突变中,众所周知,国内铁矿石的融资贸易矿其实更多的是贸易矿,因为钢贸商融资的目的主要是进口铁矿石然后卖给那些下游的钢企,这就不是融资矿,而是贸易矿。沈萌向记者表示,以钢贸商为主的融资贸易矿也会因为铁矿石的价格和需求变化而产生循环的影响。

  “铁矿石的融资贸易矿通常会以铁矿石作为抵押物在银行套取融资,如果是在价格上行通道的话,可以不断进口新的铁矿去银行抵押达到融资,而现在处于下行通道,导致抵押物价值不足,一些钢贸商为了套现,向市场释放了一批铁矿石,这样就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进一步打压了铁矿石的价格。”沈萌表示。

  利空大于利好

  对于此次铁矿石供大于求所造成的影响,兰格钢铁网分析师张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降低国内钢企生产成本,其次降低国内终端用户的使用成本,导致进口矿向合理价值回归,不过也会造成国内矿成本竞争力偏弱,抵不过一再下降的矿价,被迫减产甚至停产。”

  而国内钢企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现并不及格,据中钢协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数据,钢企销售同比下降0.79%,利税同比下降32.46%;实现利润为亏损23.29亿元,同比减少56.04亿元;累计亏损面45.45%,同比增加14.77%。

  张琳向记者表示,“无论国内钢企,还是国外矿业或者投行或者交易所,对未来矿价持有的信心度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矿价真正走向还是取决于需求和中国钢铁企业的成本承受能力。矿石的供大于求已经出现,或许现在是铁矿石商品回归至其合理价值的开端。成本负荷减轻,可以喘息一下了,算是利好消息”。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对那些海外寻矿的企业来说未必有利。因为未来矿石贬值大企业为了填补海外业务的空白,急于走出去,但何时收回成本,何时赚钱,似乎没有考虑得太全,从投到产的过程中的数年,这些市场风险很难回避。”

  沈萌向记者表示,利好也有,利空更多,“从消费角度来说,主要的铁矿石消费端都是在国内,国内的消费也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融资贸易矿,另一种就是作为生产钢铁这一部分存在,这两部分其实也是受国内的经济增长的形势来确定,目前国内钢铁产能过剩,而房地产商通过放松限购来支持行业的发展,还有汽车行业,高铁建设的发展等等这对钢铁行业来说都是利好,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利好并不能掩盖那些更多的利空,直接的证据就是钢价的不景气,一直在下跌,现在处于一个很难扭转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消费和生产两端都不利于价格上行。”

  沈萌同时表示,钢企的采购策略也导致此次铁矿石价格的下跌所带来的利好打了一个折扣,“钢铁公司一般都会提前一个季度或两个季度来采购铁矿石,来保证自己的生产不会受到原材料短缺的影响,这样就可以看出,他们采购铁矿石时仍处于一个高价位,随着铁矿石库存的消耗在下降,国内的钢企很少会选择现货和期货的套期保值这种手段,以维护自己原材料的价格风险。”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