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传多个部门酝酿稳增长措施 或以稳出口为突破口

2014年04月15日 07:22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在多个部门酝酿的包括加快金融改革、稳定进出口、加快项目审批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中,稳出口措施有望成为稳增长的突破口。

  稳增长或以稳出口为突破口

  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目录可能适度调整

  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双双下降,市场对一季度宏观经济增速低于7.5%的预期进一步增强。中国证券报记者14日获悉,在多个部门酝酿的包括加快金融改革、稳定进出口、加快项目审批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中,稳出口措施有望成为稳增长的突破口。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目录可能适度调整。

  权威人士表示,加工贸易是出口贸易带动就业的主要贸易方式。但是,一季度加工贸易出现大幅下滑,这一现象值得关注。考虑到稳出口与稳就业、稳增长间的关系,相关部门可能将创新加工贸易管理模式,适度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目录,推进珠三角示范区和苏州、东莞先行先试。推动通关便利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单一窗口”。

  近年来,我国政府多次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以限制低层次加工贸易,不断优化加工贸易商品结构,降低能耗、保护环境。2010年9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再次进行调整:将包括部分品种的多晶硅、玻璃和钢坯等44个十位商品编码增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近期,海关总署发布修订后的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进一步简化加工贸易保税监管流程,重新明确和统一保税监管执法要求,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

  PPI再探底凸显经济偏弱 稳增长政策出台预期增强

  分析人士指出,面对经济下滑,虽然政府不会出台强刺激举措,但政策会进行预调微调,相对于去年下半年偏紧的基调,未来货币政策有望略偏宽松,不过短期内降准的可能性不大。

  尽管3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反弹至2.4%,但涨幅仍温和,全年物价压力不大,为货币政策调整提供更多空间。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负增长已逾两年,且创下一年半以来新低,凸显出当前工业增长乏力,经济增长有较大下行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面对经济下滑,虽然政府不会出台强刺激举措,但政策会进行预调微调,相对于去年下半年偏紧的基调,未来货币政策有望略偏宽松,不过短期内降准的可能性不大。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上涨2.4%,较上月的2%小幅回升,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翘尾因素是推升3月CPI上行的主要因素,不过猪肉价格回落及新涨价因素走弱预示未来物价涨幅温和。”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说。

  据测算,在3月份2.4%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1个百分点。

  进入3月份以来,蔬菜、肉蛋等食品价格出现回落,尤其是在CPI中所占权重较大的猪肉价格持续回落。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迄今生猪价格已连跌17周。预计今年猪肉价格都将保持在低位,受此影响,今年食品价格的波动也会低于去年。

  不少机构近期都调低全年CPI涨幅预期至2.5%左右,这一数据不仅低于3.5%的调控目标,也低于去年2.6%的涨幅。

  “翘尾因素在5月和6月是全年最高,而猪肉价格二季度开始或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但涨幅会低于前两轮。从这两点看,二季度应该是全年通胀的高点,涨幅约在2.7%左右。”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表示。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CPI涨幅一直呈现趋缓势头,这也与四季度以来经济增速放缓有关。而昨日统计局公布的3月份PPI环比、同比涨幅双双探底也进一步印证一季度经济增长会继续下滑。

  数据显示,3月PPI同比下降2.3%,已持续逾两年负增长,且降幅为近一年半新低;环比下降0.3%,降幅亦为8个月最大。

  “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预计将进一步加大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相结合的政策支持力度,政策有望进一步预调、微调,从而可能对二季度经济增长产生稳定作用。” 唐建伟分析称,自二季度起,PPI同比将重启降幅收窄的趋势,年中仍有望出现由负转正的逆转。

  针对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央行参与了GDP7.5%增长目标的核算,如果经济增长偏离目标增长区间,货币政策会采取微调或大一点的调整。周小川还强调,在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中,控制通货膨胀率最为重要。

  “货币政策存在放松压力,放松力度取决于增长下行幅度。”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稍早曾撰文称,若一季度GDP增速仅小幅低于政府目标,货币政策限于微调,以放松信贷窗口指导为主。若一季度GDP同比增速7.0%左右,央行可能于二季度降准或降低存款基准利率。

  诸建芳也表示,货币政策短期回归中性,未来会有所放松,正回购转向逆回购的可能性加大,但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不大。(上海证券报)

  李克强博鳌回应经济担忧:多管齐下稳增长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会否出台强刺激政策?答案是不会。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已箭在弦上。

  4月10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称,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李克强当天的演讲在现场引发了强烈的反响。《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名与会者普遍认为总理讲话既回应了市场对热点问题的关切,又明确指出了短期内经济政策的走向。

  李克强在会上明确了接下来一系列的“稳增长”措施。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李克强首次公开明确: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这是高层首次明确沪港股票交易直通机制将建立。

  关键词一:合理区间

  在演讲中,李克强再一次解释和明确经济增长合理区间的内涵。

  他强调,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长期政策取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个上下幅度,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当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提出区间论后,李克强总理会上强调能容忍“左右”浮动是一大亮点。尽管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需要淡化GDP观念,但一定的经济增速不仅是国家平稳发展的保证,更为改革提供空间。

  关键词二:稳增长

  李克强称,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为此,稳增长仍然是未来主要任务之一。目前可以看到的是,已经出台和还将陆续推出的一系列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将对稳增长持续发挥作用。

  梳理总理讲话可以发现,今年的稳增长政策将集中在更大规模改造各类棚户区;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邮政电信等更多服务领域;着力推进整个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绿色工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开发,形成新的增长点等。

  此外,总理提出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

  刘培林认为,这些刺激都是有效刺激,是符合长期发展利益的,是与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相联系的。

  关键词三:改善民生

  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促进发展的动力。李克强称民生是“需求的富矿”。下一步,政府将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的财税金融扶持和服务力度。

  此外,总理明确称将对个体经营和企业吸纳就业进一步实行减免部分税收的政策,通过扩大就业创业来推动居民收入持续提高;还将进一步推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另外,采取鼓励居民消费的综合政策,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降低流通成本,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四:发展新动力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李克强明确将从以下三方面寻找新的动力:一是要向改革要动力;二是要向调结构要动力;三是要向改善民生要动力。(第一财经日报)

  敲定7万亿重点项目 央企稳增长重大项目料陆续推出

  继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之后,又有5个省份公布今年的重点项目清单,总投资额约7.13万亿元。接近国资委的人士表示,稳增长是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出台之前中央企业的主要任务,后续将推出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尤其是基础建设项目。

  推进交通等基建项目

  广东 、海南、天津 、江西、贵州近日公布今年的重点项目清单,投资额分别达36658亿元、17950亿元、8231亿元、6000亿元、249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工业项目仍是这些地方的重点投资领域。在江西省安排的首批重点项目中,交通项目有43项。今年江西省将建成5条高速公路、续建6条高速公路、计划新开工高速公路13条。在铁路方面,江西省今年将建成杭南长客运专线江西段、赣韶铁路江西段,新开工昌吉赣客专、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江西段。海南省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基建和城镇化项目为主,包括西环高铁、昌江核电、绿化宝岛工程等项目。

  其他已公布今年重点项目的省份仍在推出新的投资项目。各地更加强调提质增效、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 、培育新的增长点。甘肃省近日计划投资2600亿元,在白银市打造煤电化冶材、军民结合化工两个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安徽省近日公布,重点发展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全省已入库服务业项目近3000个,总投资6200亿元。广西自治区近日决定,投入13亿元,加快北部湾重大产业发展。黑龙江省今年将投入7.66亿元,实施25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

  稳增长成央企要务

  在各地稳增长的行动中,国企承担“挑大梁”的角色。为了落实省政府稳增长的决策部署,陕西省国资委日前召开省市国企战略合作签约大会,共有42家国企签订战略合作项目54个,签约资金167亿元。山西省国资委近日也召开省属企业2014年投资工作衔接会。

  接近的国资委人士表示,央企1-2月的利润数据并不乐观,稳增长的巨大压力促使央企兼顾改革与稳增长。在国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出台之前,稳增长是央企目前的主要任务,后续将陆续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尤其是基础建设项目。财政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央企1-2月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9%,而去年同期的增幅达17.4%。

  该人士表示,一季度央企的经营数据即将出炉,国资委有望根据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情况对保增长工作进行重点部署,抓好对企业的考核,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投资管理。

  国资委在上月底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明确,国资委和央企要切实发挥好央企在稳增长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的作用,全力实现今年的保增长目标。(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