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面对咄咄逼人的基金子公司,正在迅速失去客户。
没有资本金束缚,监管尺度相对宽松,基金子公司在2013年资产管理规模迅速膨胀,其中银行系基金子公司表现尤为抢眼。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在超过60家基金子公司中,民生加银子公司民生加银资管公司及招商基金子公司招商财富资管公司的资产规模在业内处于领先。业内人士预测,基金子公司目前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超万亿。
基金子公司野蛮生长
2012年11月,证监会开始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
启元财富公司投资分析总监汪鹏称,基金子公司专户计划无需风险资本计提,投资范围基本与信托一致,且几乎没有产品设计限制,因而被坊间戏称为“万能神器”。
上述政策甫一推出,基金公司纷纷发起设立子公司。证监会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已有64家基金专户子公司获批。
伴随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的披露,部分被参股的基金公司及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也逐步清晰。
据记者了解,民生加银资管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一直处于业内领先的位置,凭借子公司的迅猛发展,民生加银基金也过了一个肥年。
民生银行(行情,问诊)2013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2013年民生加银基金实现净利润4275.34万元,同比增幅高达300%。
民生加银资管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公司领导内部开会时曾反映我们去年底的资管规模是业内第一,民生加银资管去年为民生加银基金贡献了大部分利润。”
民生银行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民生加银资管管理资产规模高达1379.86亿元。
另据记者了解,招商基金及平安大华等银行系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也在业内排名靠前,其中,招商基金子公司招商财富排名已与民生资管不相伯仲。
民生加银资管人士称,证监会对基金子公司约束较少,基金子公司收费也相对低廉,而银行系基金子公司则因有银行销售团队的支持优势更大。
值得一提还有兴业基金及其子公司。兴业银行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兴业基金及子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499.79亿元,其中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规模486.50亿元。也就是说,尽管成立仅半年,兴业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便逼近500亿元。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41家基金子公司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模约为4600亿元。而据业内人士预测,目前该数据已突破万亿元。
刀口舔血抢业务
近年来资管市场的变化,让业内人士颇为感慨,信托的制度红利消失得比想象得快。
上海某信托公司高管称,“2012年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出台时,信托公司已感到冷风飕飕。过去一年来,信托受到的冲击确实比较大。”
基金子公司与信托公司业务趋同,项目争抢能力强,但其扩张的主要份额仍然集中于通道业务。
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李旸也表示,目前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与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计划同质化严重。由于信托公司原本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尽管行业受托管理资产规模高达11万亿元,但其中大部分为通道业务,一年多以来,这类业务的市场急剧萎缩。
确实,刚起步的基金子公司均瞄准了通道类业务,但之后又渐渐扩展至房地产信托、政信合作项目及股权质押等多个领域。
据了解,相对来说,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的子公司在承接项目时表现得更为胆大,有业内人士用刀口舔血来形容它们的生猛。
“过去是银行不敢承接的项目信托接,现在是信托不敢承接的项目,基金子公司接。”某大型信托公司创新业务部高管称,“一些基金子公司的风险意识远远低于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避其锋芒
尽管信托行业的制度红利逐渐消失,基金子公司目前还谈不上是信托劲敌。
“信托公司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其资本能力、资源能力及抵抗风险的能力均远高于基金子公司。”汪鹏表示。
上述大型信托公司创新业务部高管称,“信托公司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沉淀,其架构制度、风险管理能力及声誉口碑亦让基金子公司等无法匹敌。”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信托公司对基金子公司的迅猛发展忌惮有加,却不得不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自身业务转型之上。
“银监会对信托公司的监管趋严,2013以来,信托一直在谋求转型,寻找新的盈利点。而至今,家族信托、土地流转信托等皆未成气候。”李旸说。
“如今信托公司面临很大的外部挑战,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基金子公司,也来自券商资管及银行资管。现在我们仍然对基金子公司这些新生势力高度重视,但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寻找自身业务方向上,尽快发展差异化业务及特色业务才是当务之急。”前述南部某信托公司高管说。
而中部地区某信托公司高管则认为,基金子公司目前抢食的主要还是通道业务,而这部分正是信托公司转型希望摒弃的业务,毕竟长远来看通道业务并不能成为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基金子公司抢食将倒逼信托公司加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