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首发财务准入指标,取消盈利持续增长硬性要求,设定小额快速定向增发机制——
创业板融资试水注册制
经济日报北京3月31日讯(记者 谢 慧 温济聪) 创业板迎来自开板以来最大的一次制度改革,证监会日前正式就创业板IPO办法和再融资办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不仅适当降低了首发财务准入指标,“减”掉了盈利持续增长的硬性要求,同时再融资制度推出“增”项,设定了小额快速的定向增发机制。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推出综合改革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创业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定位,可看作注册制在创业板的一次“试水”。
不过,降低准入门槛不意味着创业板市场“放水”,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认为,放宽发行条件,还权于市场,交由投资者判断,是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重要一步,而简化发行条件后,监管导向转为披露导向,不会降低对企业的实质性要求。
不会冲击市场根本
国泰君安投资顾问赵欢表示,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的重要时期,此次改革有望引来创新源头活水,不仅将一些优质但业绩波动的企业囊括其中,扩大创业板市场的覆盖面,更会推动创业板真正成为支持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平台。
与此同时,符合创业板特点的再融资机制的推出,使得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需求得到满足。“放宽财务准入标准后,上市公司股票供给将显著增加,进而冲击整个创业板的估值体系,降低成长股的稀缺性溢价。”赵欢认为。
放宽创业板IPO限制,未来供给无疑会显著增多,客观上会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形成制约。纵观市场,近期权重股大涨,创业板指数继续下跌的预期依然强烈。据Wind统计显示,截至3月30日,创业板报收1330.50点,而在3月1日至3月30日的一个月,创业板的跌幅达7.28%,近10个交易日的跌幅达7.22%。
“不过,制度上的变化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上市公司的自身价值和股价的变化。”大同证券高级投资顾问付永翀认为,创业板内部存在一批优秀企业,具备较强的成长性和良好的业绩回报,这类公司的股价不会因为供给放开而出现下滑,只要公司能保持良好的成长发展,其股价势必会反映企业的发展态势。
同时,他认为,经历了2013年创业板的大幅上涨,目前创业板整体的估值水平处在高位,未来供给加大,将拉动创业板整体估值回归合理水平,而创业板内部个股将出现明显分化。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30日,创业板379只个股中有近半数最新动态加权平均市盈率在60倍以上,其中市盈率超100倍的达到83家,26家公司最新动态市盈率超过200倍,创业板市盈率与全市场平均市盈率相比远远偏高。
中小券商受益最大
“在本次改革之后,券商有望进一步加大投行业务力度,特别是对中小企业项目的重视程度将再度得到提升,如利用营业部资源推动投资银行业务,或集团总公司动员各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力量开拓‘疆土’。”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表示,征求意见稿如果能够顺利通过,中小券商将是最大受益者。
对于大券商而言,几十亿元的项目往往更具吸引力,不过降低准入门槛后,一些千万元甚至百万元的项目,更容易受到中小券商的青睐。“优先股发行、创业板市场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等政策齐发,公司对相关政策正抓紧学习,进行业务讨论与交流,并根据证监会的要求不断修正完善自身的业务及流程。”信达证券投行部总经理李文涛说。
在这种大背景下,对于前期储备了较多中小企业上市项目的券商来说,将迎来机会。“随着新股发行的再次启动,券商势必加大力度寻找待上市的中小企业项目。”付永翀表示,选择标准也将跟随创业板财务指标的放宽而作出部分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将企业的盈利能力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尤其是放低门槛后,监管部门更注重事中事后的监管,加上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待上市的中小企业是否具备较好的盈利能力和未来成长性,依旧是券商选择保荐上市的重要条件。
“随着创业板IPO门槛的降低,市场供给大幅增加,必将引发优胜劣汰,即好的公司继续得到认可,而差的公司则被市场淘汰。”赵欢认为,券商等机构的投资策略也要随之调整,而价值投资将更受重视,在投后管理方面,企业积极提升自身价值,才能被更多投资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