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买创业板股就剁手!”一位基金经理戏称。3月27日,创业板指下跌3.5%,28日再度下跌2.74%。创业板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跌跌不休?
有分析人士称,创业板的下挫是由腾讯控股引发的。3月7日,香港市场的腾讯控股爬上646港元后即一路向下。27日更是大幅下跌5.87%,从646港元的历史高位算起,其股价已经回吐超过19%。
笔者以为,腾讯控股的下跌之于国内创业板来说只是一个诱因。创业板下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IPO及IPO规则调整的恐惧,在这种心理下导致投资者对众多利好政策视而不见,甚至有意的进行误读。
第一个被误读的政策:注册制。
对于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决策层现在的口气有所缓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将这个表述调整为“要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这个变化至少释放这样两个信息:一是注册制的改革方向不会变,二是改革进程要积极稳妥,换言之就是在市场条件还不成熟时断不会推行注册制。由此,实行注册制后创业板股票供给将大幅增加的担忧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
第二个被误读的政策:IPO企业可自选上市地。
3月27日,证监会表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
部分市场人士担心,自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开板以来,大批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导致上交所边缘化迹象明显。证监会对于IPO企业上市地的回应,会不会造成部分企业可能转投上交所,进而动摇创业板的市场地位。更让市场担忧的是,上交所已经启动了成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的研究工作。日前,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表示,正在研究为新兴产业量身定做市场板块。
但更多的市场人士认为,IPO企业上市地不与发行股数挂钩,但不同交易所不同板块企业性质的差别还是会非常明显的。对于IPO企业上市地的表态,只是监管层为顺应经济转型升级而做出的战略调整,同时也是为了平衡沪深两市日益分化严重的交易情况。因此,市场完全没有必要担忧创业板的市场地位会被上交所抢去。
第三个被误读的政策:创业板降低上市门槛。
3月21日,证监会更进一步明确了创业板要成为支持创新型、成长型小企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平台,并要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创业板市场改革。其中就包括修改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适当降低创业板首发财务准入指标,取消了营业收入或净利润持续增长的硬性要求,允许收入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只需要有一年盈利记录即可上市;申报企业不再限于九大行业。
这些举措都是为了鼓励创新型企业上市做强做大而做出的调整,以使现行规则更适应当前及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市场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上市企业会泥沙俱下,因为监管层对企业的监管是不会放任自流的。
现在,“新国九条”与“国六条”一起构成了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网”,也成为了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但要消除投资者对IPO及IPO规则调整的恐惧,则需要监管层向市场释放更明确的信号,同时要促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具体措施尽快出台,比如集体诉讼机制等,以及规范上市公司中产业资本和风投的减持行为,给二级市场投资者以信心。唯有如此,创业板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