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文件密集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支持政策,文化创意产业首次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无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国家之所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是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一极,据2013年年底人民大学发布的文化指数,国内实际文化消费规模为10338亿元,存在超过3.6万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二是文化创意产业正好符合产业升级的步伐,是无污染的阳光工程。
单从电影市场看,最近上映的一些电影火爆异常,票房收入屡创新高,《私人定制》票房过7亿元;《爸爸去哪里了》票房收入超7亿元,这都是之前不可想象的数字。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股票,成为二级市场的宠儿。
毋庸置疑,文化创意产业步入了大发展时期,这也吸引了一些上市公司的大干快上,但对于某些大幅跨界的步入影业的公司,笔者替他们捏了一把汗。影视业是别人的赚钱利器,到你这里却未必。
近日,宣布重金砸影视业的有这么几个公司。
中南重工10亿元并购大唐辉煌进军影视文化行业;熊猫烟花拟以9.17元/股的价格向万载华海发行约6000万股以购买其持有的华海时代100%股权,预估交易总价为55020万元;湘鄂情并购中视精彩,并购资金恐怕也不是小数字。
这几个大佬之前都与影视不沾边,能不能经营好这些公司暂且不说,单从交易价格上,质疑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的。
从资料看,万载华海目前仅独立制作发行2部电视剧,即《箭在弦上》和《娘要嫁人》。通过这仅有的一些成就,断定公司价值,溢价8倍收购,这是否符合惯例,值得研究。对于其他公司,质疑聚焦在讲故事还是谋转型上面,讲完故事套现走人,把中小投资者晾在一边,也可能是他们不愿讲的故事。
从这几家上市公司基本面看,业绩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谋转型,找出路,这无可厚非,但都不是在本行业深耕,也不是在相关行业拓展,而是涉足与主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影视行业,一个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不得不让人为之担心。
记得2011年9月份,当时金价是不断翻跟头,1900美元已是过眼烟云,一些上市公司被金价上涨的热浪深度感染。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淘金”,9月份有闽福发A、华业地产、方大碳素等上市公司宣布“吃进”金矿或者黄金基金。上市公司“淘金热”是临时抱佛脚,闹不好,还会引火烧身,果不其然,之后不久,金价步入了慢慢熊途,不知道这些上市公司至今解套了没有。
举这个例子,也只是想提醒那些重金砸影视业的上市公司,特别是那些主业与影视业毫不沾边的,多想一下,把握风险。也许影视业与黄金不是一回事,但影视业这几年的确也是火的一塌糊涂,别着急上火好事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