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请全国人民免费打车”还能持续多久?

2014年02月25日 13:29    来源: 工人日报     张翀 彭冰

  抢滩武汉“烧钱”,八成出租车安装,司机乘客双双获利

  打车软件盈利模式依然成谜

  2月23日傍晚6点,正是打车的晚高峰时间,市民朱先生从汉口百步亭小区出门,掏出手机,用“快的打车”软件很顺利地联系上了一辆出租车,当他抵达后湖金桥大道目的地时,通过支付宝支付的13元车费很快就回到了他的支付宝账户中。

  仅大半年时间,打车软件风靡一时,在武汉已有八成出租车的司机成为打车软件的固定客户。的哥王师傅已经使用打车软件两个月了,手机中安装了“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款软件。每次,他都会要求乘客同时使用两款软件预约,这样,他就能同时赚取两个软件公司提供的优惠了。“我每个月靠打车软件可以增加2000多元收入,扣除‘份儿钱’等,纯收入可以增加1000多元,比以前至少增长了20%。”王师傅介绍说。

  然而,从当下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双双获利的局面中,大家却很难看到打车软件的盈利点。在去年上半年,两家公司成立约一年左右时,官方数据显示的收入几乎为零,而两家公司支出加起来已近亿元。事实上,“嘀嘀打车”与“快的打车”一直致力于圈抢市场的争夺,从去年下半年起一直在持续。

  近日,双方的“烧钱战”愈演愈烈。2月17日,腾讯拿出10亿元冲入打车烧钱战,武汉的“嘀嘀打车”软件将补贴由5元/单调升为10元/单。对此,支付宝声称,2月18日起,“快的打车”乘客奖励11元/单,且承诺“永远比同行多1元”。2月20日,双方火拼再度升级,微信“嘀嘀打车”奖励升为每单补贴12元~20元,还可以送“飞机”;而支付宝“快的打车”立马将奖励调到13元/单,还表示要赠送“淘宝、天猫的退货包邮”。

  这种烧钱式的圈抢用户、打开市场竞争,只能依靠外部的融资来维持生存。去年12月,“快的打车”得到了阿里巴巴上亿美元的注资承诺,仅一个月之后,“嘀嘀打车”也获得了由腾讯参与的1亿美元融资,由此双方的融资金额达到亿元级别,竞争也愈加白热化。

  有业内专家指出,当下打车软件的盈利点不明朗,恰恰是为将来的盈利做铺垫,只有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企业才能最终实现巨额盈利。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背靠巨头的资金扶持,打车软件厂商的竞争,将加快手机打车这种移动互联网下的新型打车方式的普及速度,但现金刺激的手段仅是权宜之计,难以长久。

  “永远比同行多补贴用户1元”

  打车软件两巨头再度“火拼”

  作为打车软件的两大巨头,“嘀嘀打车”与“快的打车”之间的战火再度升级。2月18日,“嘀嘀”把对出租车乘客的补贴额度提高到了12元,最高可补贴20元,随后,“快的”立马宣布,乘客每单最少补贴13元,“永远比同行多补贴用户1元”。

  2012年以来,“摇摇招车”、“打车小秘”等手机打车软件逐渐兴起,目前市场上已有数十款同类产品,其中,由腾讯投资的“嘀嘀”,和由阿里巴巴投资的“快的”,俨然成为行业大佬。“请全国人民免费打车!”甚至成为业内一句响亮口号。

  “1月初,‘嘀嘀’对司机每次补贴10元、对乘客补贴10元,‘快的’对乘客补贴10元,对司机补贴15元;2月10日,‘嘀嘀’将返现额度减为5元,‘快的’不变;2月17日,‘嘀嘀’恢复乘客补贴10元的政策,‘快的’则宣布永远比其他软件多减1元;时隔一天,‘嘀嘀’又把对乘客的补贴提高到了12元~20元,‘快的’则立即跟进,宣布乘客每单最少减13元……”面对这场波澜起伏的补贴大战,长春的哥刘师傅,感觉“充满了戏剧性”。

  刘师傅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当前两家的补贴政策,试用微信支付收取车费的长春司机,每天最多可获得‘嘀嘀’给予的75元奖励,而用二维码收款,每天最多可以获得‘快的’的75元奖励。同时使用两个软件的话,司机一天最多可得150元奖励,一个月下来,光是打车软件发的补贴就能拿到4500元。”

  真金白银享受实惠的,当然还有乘客,长春市民赵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下载了“快的”,又下载了“嘀嘀”,而且一天当中使用两个软件奖励的最高上限,最多可省86元的打车费。

  通过轮番上调补贴额度,“快的”和“嘀嘀”迅速跻身于智能手机用户的“必备软件”,为这场硝烟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战争,腾讯和阿里巴巴均投入了五六亿元的巨资。如今,面对“胶着”的竞争状态,双方恐怕谁也不会先行停手,因为谁先叫停,就意味着其先前为此投入的钱全部打了水漂。

  “实际上,目前,打车软件并无有效的盈利模式,阿里和腾讯疯狂烧钱,请全国人民打车的目的,不过是借助打车软件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争夺终端入口的支付客户。”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比如,使用“嘀嘀打车”的用户一旦形成微信支付的习惯,将来可以使用微信支付购买机票,交水电费,在微信平台购物等等,这才是“大佬”们的真正目标。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