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今年 哪些自贸区政策将落地?

2014年01月22日 16:12    来源: 文汇报     傅盛裕

  市人代会昨举行专题审议会,相关负责人就新版负面清单等回答代表提问

  今年,哪些自贸区政策将落地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2014年八大重点工作中的首要任务。2014年,自贸区第一份完整年度“答卷”广受期待。作为国家战略,自贸区将有哪些新政落地?去年探索的经验如何进一步复制推广?昨天举行的市人代会“聚焦制度创新,积极有序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专题审议会上,代表就自贸区的发展建言献策,相关工作的最新情况也得到披露。

  2014版负面清单何时出台,“瘦身”到何种程度,是会议关注的焦点。市委常委、副市长、自贸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在专题审议会上表示,2013版负面清单,“对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对负面清单的做法、分类、管理的理解,各方面都有不断完善的过程。2014版负面清单将特别注重管理措施透明度的提高。

  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说,2013版负面清单还有不完善之处。比方说,一些措施透明度不够,另一些则较为笼统。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与自贸区相关的各部委也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上述因素都将作为参考,体现在2014版负面清单中。

  至于新版负面清单的面世时间,市人大代表、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在受访时表示,争取今年上半年推出。艾宝俊强调,今年自贸区在服务贸易领域将进一步开放,具体的细则将与外商投资一并在新版负面清单中呈现。

  自贸区金融改革,也是热议话题。戴海波告诉记者,去年12月2日,“央行30条”发布之时,曾希望用3个月将细则逐条落地。但由于金融细则技术性很强,必须稳妥地推进,现在的考虑可能与外界猜测有差异——在央行30条之后再跟一个几十条的系统化细则,而是“成熟一项推动一项”。他介绍说,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人民币跨境支付、人民币的境外借款目前已开始试点,等待下一步全面铺开。接下来的重点,可能是外汇管理改革的推广。

  在“央行30条”中,FTA账户是一大亮点。借助该账户,可以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跨境资金的自由流动。戴海波透露,在央行的推动下,已有商业银行开始账户的准备工作,相关的分账核算系统也已开发出来。但FTA账户要建立独立的核算系统,不是再开一个账户那么简单,因此需要相关准备及验收。

  昨天的专题审议会上,艾宝俊和戴海波都表示,着力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在深化综合监管六方面制度创新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公平竞争制度和权益保护制度,是今年自贸区工作的重点之一。艾宝俊透露,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初步的公共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已经上线,与银行金融体系共同组成了上海信用体系的基本架构。这一体系基本已国际化,是以对个人的隐私保护、被调查对象授权查询的方式体现的。

  戴海波介绍,社会信用体系在自贸区内加快推进,能让每一个企业行为受到约束。他举例说,企业年报的公示制度将得到推行。过去只有上市公司的年报需要公开,今年自贸区内的一般企业也需要向社会报告经营情况。

  自贸区今年还将试验国际通行的竞争中立原则,各类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在准入之后享受一致、公平的待遇。艾宝俊还透露,自贸区的安全审查机制和反垄断审查机制,正在加紧制定,目标是今年一季度推出。在实物贸易领域,放开监管方式的细则,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等,今年要想办法落地。(记者 傅盛裕)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