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央行创新SLF操作增强政策前瞻性针对性

2014年01月22日 10:30    来源: 金融时报    

  农历春节临近,银行间市场资金压力陡增。数据显示,1月20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全线上涨,创下1月份以来新高。日前,央行创新性地宣布开展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SLF)试点,向10个省市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对预期的引导较为成功,此举有助于规避近期利率大幅波动的风险,也是提振当前市场信心的重大举措。”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渊表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自去年1月份央行创设该工具以来,关于SLF工具的又一重要进展。此次试点政策意义清晰,有助于保障春节前流动性供给,熨平节前资金波动。此外,试点出台也十分具有前瞻性,旨在针对今年总体流动性状况提前布局,有针对性地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季节性、节点性波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与央行主动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相比,SLF是由具体银行申请而启动的,因而有一定的被动性。此次试点将这种主动权交给了地方金融机构,而不再局限于工、农、中、建等传统大行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使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其流动性需要补充时有了‘申请’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央行分支机构加强地方流动性管理的工具,有助于提升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来自市场的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人民银行在其发布的新闻稿中也表示,此次开展的部分人民银行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是短期流动性调节方式的创新尝试,主要解决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正常流动性供给的渠道。新闻稿还明确,人民银行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的对象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四类中小金融机构。

  “针对四类金融机构的SLF操作是央行在流动性管理上的创新。此前的SLF操作主要集中在大型国有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尚未涉及到上述四类中小银行。因此这次试点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扩大了SLF的使用范围。”上述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通过此次试点,央行对中小金融机构的调控将更加直接和有效。具体看,通过对SLF的投向、利率高低、投放量多少等进行调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中小金融机构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连平分析指出,从2013年全年情况看,比较明显的流动性紧张现象主要出现在中型商业银行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银行流动性状况不存在忧虑,尤其在今年,我国可能面临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流动性状况,不排除中小银行受此影响,出现流动性阶段性、季节性紧张的现象。央行此举无疑为今年如果发生流动性紧张时中小银行如何快速解决资金紧缺、向中央银行寻求资金补给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试点的开展有助于提升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对于维护地区金融稳定、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连平说。

  作为央行2013年一项货币政策创新工具,SLF创设之初就用于应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2013年春节前,央行通过SLF,解决了部分银行因资金大量投放产生的资金缺口,并于去年6月至9月间继续使用。从去年全年常备借贷便利工具的使用情况看,为保持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人民银行根据实际情况,向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常备借贷便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3860亿元。据了解,目前该工具主要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以1至3个月期操作为主。

  可见,作为新创设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常备借贷便利既有效调节了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防范金融风险,并为进一步完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

  有关专家表示,新的一年,市场资金整体偏紧的态势估计短期内难以改变。经历了数次流动性趋紧后,尤其是在月末、季末的特殊阶段,市场机构容易把市场利率短期内上升的趋势进行自我强化,从而加剧货币市场的波动性。此外,银行同业业务快速扩张,负债稳定性下降,同业和理财业务的期限错配程度比较严重等问题,也给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带来很大挑战。

  “如果不改变当前业务拓展模式和监管方式,流动性阶段性和季节性波动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因此,预计以常备借贷便利工具等为代表的公开市场操作还将继续发挥流动性调节的重要作用。”连平表示,2014年,公开市场操作要更到位、更及时、更前瞻,及时有效熨平流动性波动,在更大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可能出现的紧张问题。不过,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流动性偏紧的态势,还需要进一步从监管方式、表外业务发展模式等方面着手解决。牛娟娟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