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12月末资金荒中,又一家中型银行“缴械投降”——上调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官网显示,12月24日起兴业银行3年期以内的存款利率全部上浮到顶(上浮10%),只剩下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仍执行基准利率。
至此,12家股份制银行中已有一半的银行上调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挂牌价。
资金紧张倒逼利率上浮
互联网企业年底祭出各种杀手锏吸走银行活期存款,加剧了年底银行间资金紧张。
比如,百度以“向左走银行活期0.35%,向右走百度百发8%起”叫板银行,“召唤”银行活期存款。
2013年12月23日,上海银行间(Shibor)7天期一度飙升至8.843%。3个月及以上期限利率此后数日也持续攀升。
商业银行在2013年的最后几天也纷纷提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兴业银行上调的“尺度”则明显大于其他银行。12月24日,该行推出一款预期收益率高达7.6%的理财产品,12月30日发行的一款产品预期收益率进一步攀升至8.08%。
2013年末的揽储大战一度硝烟弥漫,12月的最后几天,有的银行表示储蓄存款仍有缺口,有的银行则表示对公存款尚未完成任务。
由于刚性兑付的存在,预期收益率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银行为吸收资金愿意付出的成本的变化。“理财产品是利率市场化的推手。”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出席某活动时如是表示。
事实上,2013年上调存款利率的不止兴业银行,早在2013年9月,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就相继上调了2年期及以上期限的存款利率。平安银行则在2013年11月将各期限存款利率全面上浮到顶。
仅限储蓄客户
不同于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和广发银行等主要以“局部地区调整”或者搞活动的方式,上调2年期及以上期限的存款利率,但尚未统一调整网站的挂牌价。
广发银行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的一项持续至12月31日的储蓄增值活动,只要老客户存在广发银行的金融资产余额较2013年9月末增加,就可享受2年期和3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优惠,新客户只要存入至少5万元即可享受上浮优惠。
中型银行掀起的此轮利率上浮潮,无一例外将目标指向储蓄客户。证券时报记者发现,所有中型银行3年期以内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均限于储蓄存款,不包括企业存款;企业存款仍只有1年期及以下期限的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甚至有银行1年期以下期限的企业存款利率也未上浮到顶。
利率上浮方案也出现两个版本,比如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等仍保留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不变,仅2年期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10%,再加上1年期以下存款利率早已上浮到顶,因此调整后3年期(含)以内存款利率已全部上浮到顶。
相比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的“小碎步”式调整,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则颇为爽快,采取一次性全部上浮到顶的做法,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上浮10%后达到5.225%。